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挑战极限共成长——“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见闻之五 >> 正文
挑战极限共成长
——“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见闻之五
■中国军网记者马嘉阳通讯员王国银廖彬华张永清
天山山麓,暑气蒸腾,热浪灼人。
7月18日上午,在“渗透狙击”竞赛现场,记者看到,随着开始的雾号音响起,一个狙击小组拍压计时器,两人迅速奔向不远处看似荒无人烟、实则考验重重的“村落”。
在有限的时间内,这个狙击小组不仅要完成隐蔽渗透,利用掩体“摸掉”近300米开外的“敌”卡口警戒哨兵,还要穿过地道,在巷道尽头追踪击毙逃窜之“敌”、对首要目标实施精准狙击,并且面对“敌”增援力量果断进行掩护打击,最终实现快速撤离。不少参赛队员通过终点后纷纷感慨:“这就是一场完整的战斗!”
现场主裁判张浩表示:“在20分钟的时间内,奔袭1.1公里,完成7个行动,射手始终在动态行进和静态瞄准间切换。狙击小组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分配体力和精力,相互协同配合,对他们的技能、体能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7月17日上午,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参加“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南非队员在“渗透狙击”课目竞赛中。新华社发(侯崇慧摄)
作为此次竞赛中所有课目中分值最高的课目,“渗透狙击”课目满分为400分,但是想拿到高分并不是易事。张浩指向远处一个侧身钢板靶向记者介绍:“我们在课目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将竞赛环境向作战环境靠拢,确保紧贴实战。例如这个靶位,它被设置在了山坡两条沟壑之间,由于‘狭管效应’,周围的风向、风速一直在不停变化,这就要求狙击手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果断扣动扳机,更要充分考虑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难度系数极高。”
“在陌生的战场环境中,无论是阵地的选择还是目标的选择,都离不开队友之间的默契和高效沟通。”来自中国空军的选手刘疆、沈洲认为,想要完成好这一课目,需要选手具备极佳的战术意识:“不同于其他课目考验的是狙击手的单个技能,这个课目是连贯作业——远距离狙击、手枪射击、仰角射击、战术动作一气呵成、一鼓作气。”
此次竞赛实战化氛围浓厚,不仅是中国参赛队员的共识,不少外国选手也深有同感。“这个课目很有难度,同时也设计得非常巧妙,和真实的战场环境几乎一模一样,实战体验感很强。”来自马尔代夫的选手沙基尔·祖海尔说。
7月17日上午,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参加“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缅甸队员在“渗透狙击”课目竞赛中。新华社发(侯崇慧摄)
7月18日下午,“远距离挑战狙击”作为压轴课目登场。
匍匐在滚烫的地面,白俄罗斯参赛选手德米特里·科泽尔眼睛紧紧抵在瞄准镜上,像是耐心的“猎手”。屏息,凝神。世界安静得仿佛只剩下心跳。瞄准镜里,远处微小的目标在晃动、模糊、又瞬间清晰,德米特里·科泽尔抓住时机,果断击发,900米外的半身钢板靶传来“叮”的一声脆响,在山谷回荡。
“‘远距离挑战狙击’是今年新增的全新课目,主要检验狙击小组在复杂作战环境中克服环境影响、突破武器装备界限,实施超远狙杀的能力。”课目副裁判陶帅告诉记者,这个课目不计入总分,为的是让射手能够心无旁骛,将全部心神投入到那枪尖之上、毫厘之间的终极较量中。
该课目在纵深2.5公里区域内,以800米为最短挑战距离,每增加100米设置1个目标,要求狙击小组在规定弹数内挑战自身最远射击极限。
由于距离拉长,风速、风向、阳光照射角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更加变幻莫测,让每一次狙击都异常困难。“四周高山环绕,风在这里被切割、加速、形成乱流涡旋,阳光照射的角度也在随着时间不停变化,加上湖面与戈壁空气湿度存在差异,弹道轨迹的计算难度呈几何级数增加。每一枪,都是与无形之敌的博弈。”虽然感觉极具挑战,但中国海军参赛选手金磊觉得很有必要:“战场没有舒适区。越是环境险恶、挑战艰难,越能锻造出复杂战场上一锤定音、一击制胜的硬核本领!”
“1000米靶弹着痕迹明显,成功命中。”听到赛道裁判员报靶,越南参赛选手阮文成面露喜色。但下一刻,他的表情又瞬间恢复了严肃,和队友继续朝着更远、更准的目标冲击,“这才完成了两次挑战,我们想看看自己的极限能到哪里。”
7月17日上午,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参加“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蒙古国队员在“渗透狙击”课目竞赛中。新华社发(侯崇慧摄)
同台比拼,共同成长。阿联酋今年派出4名参赛选手和4名观摩人员。“与参赛各国狙击精英共同挑战极限,让我们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赛场氛围也十分融洽,尤其是中国同行实力雄厚,让我们十分钦佩。”他们的领队说,希望下一届能派出更多选手参赛。
不管射手挑战是否成功,观摩的参赛各国选手都会真诚地奉上热烈的掌声。武警部队参谋部主办局领导告诉记者,他们设计现场观摩,加深交流讨论,充分激发大家竞技热情,同时借助互动分享促进能力提升,为后续狙击战术发展和装备改进提供实践经验。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