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恒隆集团创始人之一、复旦大学资深校董陈曾焘逝世,享年99岁 >> 正文

恒隆集团创始人之一、复旦大学资深校董陈曾焘逝世,享年99岁

发布时间:2024-11-17 17:10:40 来源: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他从战火硝烟时代的复旦园启程,又在香港商界洪流中砥砺,书写下一代实业家的奋斗传奇。

他是韬略过人的商界巨子,亦是心怀大爱的慈善名家,复旦人熟悉的恒隆物理楼、思源奖助学金等,均出自他的手笔。

他就是思源基金会创办人,复旦大学名誉博士、资深校董、校友陈曾焘先生,于2024年11月5日仙逝,享年99岁。而他的人生传奇和公益情怀,依然在母校延续,在一代代复旦学子心中久久留存。

“不好意思说我是复旦‘毕业’的”杰出校友

1944年,时局动荡,战火频仍。19岁的陈曾焘先生独自一人背起行囊,从广州的家中启程北上,进入当时迁至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求学。一年后,他投笔从戎,选择参军,同年冬天又回校读书。之后,随着复旦大学在1946年迁回上海,陈曾焘先生的足迹也从北碚辗转来到江湾,继续在复旦的求学之路。

陈曾焘先生在复旦大学的学籍表

“北碚(的读书条件)当然很艰苦了,也可以说是相当艰苦,不是你们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可以想象的。”2009年5月,陈曾焘先生在香港接受《复旦人》杂志专访时,提及了学生时期的印象。并且,他笑着自述,离开复旦大学时因种种原因“并没有正式毕业,没拿到毕业证书,所以我都不好意思说我是在复旦大学‘毕业’的”。

虽说如此,但北碚的艰辛经历磨练着他的意志,复旦的熏陶在他心中播下勤奋与坚韧的种子,这已成为他此后人生中从不畏“困难的挑战”的精神底气。他也始终对复旦心怀感恩:“那时复旦已经是国立大学了,也是好学校,我们是战区的学生,不需要考试上大学,还是公费的。所以我一直对学校很有感情,只要学校需要我做的事情,一定会去做。”

说来也巧,陈曾焘先生与好友李达三先生的渊源也可追溯到北碚求学时期,虽然当时两人并不相识。“李先生比我要高几届”,陈曾焘先生回忆道,两人当时都在北碚读过书,但在校时互不认识,后机缘巧合在香港相识。校友缘分也成为两人深厚友情的底色,“后来一起做了创会校董,帮助学校,这么多年就成了好朋友”。

第五届校董就职典礼(左为陈曾焘、右为李达三)

“诚信”立身,商界传奇成佳话

离开复旦后,陈曾焘先生先在上海的联合国救济总署工作了一段时间,“帮助当时叫做战区复员的工作”。1949年后,他又离开上海,先南下广州,后又赴香港。对于初入商海的岁月,他淡淡描述:“起初不是自己做生意,也是做帮工,这么锻炼了几年,后来开始自己做。”

面对异地独自创业的不易,陈曾焘先生一如曾经求学复旦时那样,直面挑战,从未放弃。凭借坚韧的毅力与前瞻性的眼光,他在香港不断扎根,1960年随其兄陈曾熙先生共同创办恒隆有限公司(即后来的恒隆集团)。1986年,陈曾熙先生逝世之际,将公司交由弟弟陈曾焘先生管理,而未如坊间猜测的那样留给自己的儿子们,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接棒”后的陈曾焘先生悉心经营,将公司发展壮大。1991年,他将“交接棒”再度传递,他的侄儿、陈曾熙先生之子陈启宗正式出任恒隆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一番兄弟同心、创业传承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陈曾焘先生的为人品性与他的经营才干一样,受到世人景仰。

后来,他在公开场合也常常传递自己为人处世所秉持的理念,如曾对《复旦人》杂志说:“我们生意人,最看重的是诚信,这在今天还是一样的。”

“能和每个同学握个手,我就很高兴”

1993年,陈曾焘先生退休,他和同为复旦校友的夫人陈许启明女士一起,将时间、精力与财富大力投入到反哺母校、支持社会的公益事业中。

1995年,他成为复旦大学董事会创会董事之一。当时学校不少基础建设亟待完善,但苦于缺乏资金,陈曾焘先生很快“认领”了学校的物理楼,捐资重新修建。这栋清水红砖的建筑也因此正式更名为“恒隆物理楼”。如今,恒隆物理楼已成为复旦的地标建筑之一,一代代复旦物理学系师生员工在这里开展教学、科研,推动学科不断发展。

1996年,第一届复旦大学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合影(第二排左起首位为陈曾焘)

恒隆物理楼

此后,陈曾焘先生还携手夫人陈许启明女士捐资兴建了管理学院思源教授楼、光华楼思源会议厅、相辉堂思源厅等楼宇和空间,让更多复旦学子有机会在更充裕、更现代化的设施中精研学业,积极成长。同时,他们还捐助了“复旦大学医学发展公益基金”之“择善基金会肝炎肝癌防治专项基金”、管理学院发展基金等项目,让生命的希望茁壮成长,让复旦优秀的学术传统发扬光大。

管理学院思源教授楼

2009年,光华楼思源会议厅揭幕仪式(左起:时任校党委书记秦绍德、陈曾焘、陈许启明、时任校长王生洪)

除了创建并发展复旦大学董事会,多年来,他也为复旦大学校友总会、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海外)的创建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母校但有需要,他必尽力奔赴。

2006年5月,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2009年9月,复旦大学校友总会成立大会

创立思源基金会与设立思源奖助学金,则是陈曾焘、陈许启明校友伉俪另一项诠释“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理念的大行动。

1997年,陈曾焘夫妇创立思源基金会,名称取“饮水思源”之意。2005年起,思源基金会专注促进国内教育事业发展,开始一系列扶贫助学活动,在国内20余所高校设立“思源奖助学金”,经过近20年耕耘,惠及学生一万七千多人次。在复旦大学,这一奖助学金累计惠及学生近千人。受惠学子组成了思源社,在思源基金会每年举行的年会活动上交流互勉。这也是陈曾焘先生非常支持的活动,因为“捐赠不仅仅要给同学们经济上的支持,还要给他们精神上的支持”。

2012年4月,复旦大学思源基金会思源社年会

事实上,对待学子,陈曾焘先生就如同慈祥的长辈。他曾开心地告诉《复旦人》杂志:“平时我虽然没有时间和同学们交流,但至少一年一次能和每个同学握个手,我就很高兴,同学们也会受鼓励。”

2012年4月,思源基金会思源社年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2010年4月3日,陈曾焘夫妇与众多老校友一起重返重庆北碚,缅怀当年峥嵘岁月。在嘉陵江畔的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旧址纪念馆开馆仪式现场,陈曾焘回忆道:“战争时期能上学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复旦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这就是我们与母校之间深厚感情的精神依托。”2013年,陈曾焘校友伉俪参与捐资设立“复旦北碚校友基金”,将复旦师生乐观、不屈的精神风貌继续传承。

时任校党委书记秦绍德(中)、副校长许征(右)在北碚向陈曾焘、陈许启明伉俪赠送《岁月履痕》纪念册

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旧址纪念馆开馆仪式(右三、右四为陈曾焘、陈许启明校友伉俪)

为表彰陈曾焘先生对于母校的拳拳之意与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2012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复旦大学正式授予陈曾焘先生名誉博士学位。母校与她的学子,再度紧紧相拥。陈曾焘先生对母校的赤子之心,也将永远被深深铭记。

复旦大学陈曾焘先生名誉博士学位颁授仪式(左起:时任校党委书记朱之文、时任校长杨玉良、陈曾焘、时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时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张伊兴)

青春岁月有尽,母校情怀无涯。

为善之心长在,兴学义举永铭!

陈曾焘先生千古!

参考资料:

[1]林晶晶,赵轩,陈兆君.陈曾焘:只要复旦需要我做的事,我一定会去做[J].复旦人,2009.

[2]杨希.香港地产大亨陈启宗“交棒”儿子陈文博,恒隆集团迎来“创三代”掌舵人[N].21世纪经济报道,2024-2-21.

(原标题为《战火中复旦园走出的商界巨子陈曾焘,为母校一生奔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