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临科正少年|以学生社团为支点 打造“第二课堂”育人新高地 >> 正文

临科正少年|以学生社团为支点 打造“第二课堂”育人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5-05-18 16:01:19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李梅临沂报道

近年来,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以学生社团为抓手,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构建多元社团体系、创新管理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等举措,形成了“专业+兴趣”“技能+实践”的社团育人新模式。目前,全校共有81个学生社团,涵盖思想政治、创新创业、文化体育、志愿公益等7大类,吸引7200余名学生加入社团,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党委领航构建社团发展保障体系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工作,形成了“党委领导、团委统筹、系部协同、学生自治”的管理体系。学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社团工作,制定《社团建设管理办法》《社团指导教师考核制度》等文件,从制度层面明确社团发展方向。

“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平台。”学工处副处长杜勤利介绍,学校为社团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基础活动,每周二、周四下午设为社团活动专属时段,建立“指导老师工作量认定+学生第二课堂积分+评优评先激励”的闭环评价机制。目前,全校221名指导老师与14个挂靠单位共同为社团发展护航。

“一静一动”激活育人潜能

学校创新提出“一静一动”社团建设理念,既注重文化审美素养培育,又强化健康体魄锻造。在非遗传承社团中,学生通过剪纸、茶艺等活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创新创业类社团则与专业技能深度融合,社团成员孵化出“智浇益农”“一鹿生花”等省级获奖项目;网球社团等体育类组织在省级赛事中屡获佳绩。

“网球运动教会我的不仅是技巧,更是团队协作精神。”网球社团负责人滕绪涵分享道。该社团通过日常训练选拔优秀成员进入校队,社团成员来自生态环保系、汽车工程系等不同专业,通过双打训练中的默契配合,实现了跨学科协作能力的提升。

社团链接职业发展新场景

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特色,推动社团活动与专业建设、产业需求深度融合。深创Blue社团便是典型代表。这个140余人的跨年级、跨专业创新创业社团,每周开展1-2次项目孵化活动,通过“头脑风暴”“赛场经验说”等特色活动,将商业策划、模拟运营等知识融入趣味实践。

“一些获省级及以上金奖、产生较大社会效益的项目负责人,都是我们社团的成员。”深创Blue社团成员高艺宸介绍,艾子罡带领“智浇益农”团队,研发的项目解决了滴头稳定性问题,获省级奖项5项以上;“一鹿生花”项目依托兰陵县梅花鹿养殖产业,开发鹿血多肽保健品,带动当地3000余人就业。目前,学校已推动烘焙、爱宠、测绘等20余个社团与产教融合企业合作,将专业技能训练嵌入社团活动。

从兴趣圈到服务圈的跨越

学校鼓励社团延伸志愿服务功能,实现“兴趣培育”与“社会担当”双促进。沂蒙红韵社团深入社区开展红色文化宣讲,青年志愿者社团组织志愿者参与省文旅发展大会、沂河新区马拉松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爱宠社团定期为社区提供宠物养护服务,测绘社团运用专业技能助力街道地理信息采集,形成“一社团一品牌”的志愿服务格局。

“成立服务社的初衷很‘接地气’。”“车行天下”服务社副社长魏圣晓回忆,入学时发现许多老师的车辆常被小故障困扰,便萌生“以技助人”的想法。如今,团队30余名成员每周定期开放服务,涵盖轮胎更换、电路检测等20多项基础项目,一年内为师生免费提供车辆保养维修500余车次,节省费用超15万元。这种“专业+兴趣”的成长模式已成为临科学子的普遍选择。

“我们要让社团成为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摇篮。”学工处负责人张钦宇表示,随着非遗传承、智能制造等特色社团的快速发展,学校会继续加强学生社团工作,将推动全校学生社团工作更高质量发展,转化成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品牌形象和影响力的推动力,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今,在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园里,81个社团如同81颗璀璨星辰,照亮着每一位学子的成长之路。在这里,兴趣与专业共鸣,技能与素养共融,一幅“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画卷正徐徐展开。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