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钱江观潮丨让博物馆“活“起来 >> 正文

钱江观潮丨让博物馆“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05-20 09:48:41 来源:杭州网

历时五年筹备,浙江首座考古博物馆来了。杭州临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承载着良渚文明千年历史底蕴,凭借“以玉为媒,间架为山”的设计理念与独具匠心的特色展陈,为公众精心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来看今天的《钱江观潮》。

5月17日杭州市临平区·玉架山考古博物馆

自媒体博主董臻:大家好,我是“宝藏猎人董臻”。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在我旁边就是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整座博物馆可以说是在遗址旁边就地建设的。

自媒体博主董臻:看,可以戴在手上的镯式琮,它和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器一样都有着神人兽面纹,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

自媒体博主董臻:看,这还有个小机关,抽屉拉开,里面是几千年前临平古人吃饭做饭的家伙,还有小孩的玩具,陶球,这样的展陈方式我是头一回见。

杭州市临平博物馆陈列艺术部主任严石涵介绍说,此次展览,主要包括临平遗址群展厅、茅山遗址展厅和玉架山遗址展厅,是整个临平考古,尤其是整个良渚考古非常好的浓缩的一个切片。

严石涵,90后,杭州人,从小就喜欢博物馆。五年前,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专业毕业后,就入职了临平博物馆。正是那一年,历经十余年的玉架山遗址考古刚刚结束,由临平博物馆负责筹建的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严石涵加入其中。

严石涵介绍,这些摆放看似凌乱的石钺,其实是对着考古发掘报告一件一件理出来的,尽可能去还原当时墓葬出土的状况。

在这个展厅,不光把水稻田打包搬进了展厅,四千年前的牛脚印也一起搬了进来,让观众能够看清楚考古学家怎么用地层的蛛丝马迹,破解四千年前的自然图景。

场景化还原,不光是还原考古场景,在展厅里,基于考古成果,还有对临平先民生活场景的还原。

严石涵介绍,用多媒体去用AR去构建了一个它复原之后的场景,能够辅助观众去理解考古学文化内涵。

从展示器物到讲述考古过程,从学术语言到公共叙事,严石涵希望通过“场景化复原”,让考古变得可看、可讲、可进入。

杭州市临平博物馆陈列艺术部主任严石涵:考古博物馆鼓励观众去自我探索,它跟历史时期(博物馆)不一样,历史时期总是在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而考古博物馆总是给你展示发生了什么,这个我觉得可能是个历史博物馆比较不一样的地方。

作为浙江省首座考古博物馆,首次向社会揭开神秘面纱。严石涵说,想让观众知道除了良渚遗址群之外,在杭州东北地区,在临平同样有着大型聚落,有着早期的农业遗址,也有高等级的贵族墓葬。想要了解良渚文化,可以来来玉架山考古博物馆。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