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以瓷之名:关于景德镇的三首“冰与火之歌” >> 正文
因瓷而名、因瓷而兴、因瓷而立的景德镇,近两年“因瓷而红”。景漂热潮之下,这个赣东北城市成为网红打卡地,接待游客及旅游收入连创新高,如今火爆文旅行情还在持续。
5月11日,景德镇官方发布五一假期各区县文旅成绩单,下辖四区县累计接待游客5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3.4亿元。不过,在“网红城市”的表象背后,景德镇有多重割裂。
游客喷涌文旅火热、行业内卷生意趋冷;传统手艺沉淀需冷、数字营销即时要热;陶瓷产业冲千亿热,经济增速垫底遇冷——千年瓷都,走到了冷暖交汇的流量“大漩涡”边缘。
-1-
祖宗赏饭,景德镇“因瓷而红”
“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景德镇是由草市发展为手工业移民城市的典型。唐元和年间,柳宗元替饶州刺史作的《代人进瓷器状》中,景德镇瓷器第一次出现在文献中并且作为贡物敬献给天子。
北宋景德年间,景德镇置镇,成为征税点。从元世祖在此地设浮梁磁局开始,景德镇成为全国唯一的御瓷制造中心,其制瓷价值逐渐被世人所重视。明代继续设置御器厂,明中后期,民窑业发展迅猛,到清代时,景德镇已因瓷闻名于世。
民国时期,随着御窑厂解体、手工制瓷业衰落,景德镇进入低迷时期。1949年之后,景德镇陶瓷产业体制革新,统称“十大瓷厂”的大型国营瓷厂出现。上世纪90年代,“十大瓷厂”陆续改制解体,遗留下大规模工业厂房,成为现如今景德镇工业遗产的主体部分。
新世纪以来,文化社群、行政力量、社会资本,利用工业遗产重构城市创意空间。在雕塑瓷厂,“明清园”、“乐天陶社”等平台发起自下而上的创意网络生长;在宇宙瓷厂,官方主导将其转型为陶溪川文创街;此外,诸如“三宝村”等不少自然村演化为艺术区……
2025年3月23日,景德镇市陶溪川陶然集,游客们正在逛集市
2019年,景德镇总投资258亿元,推进包括“御窑博物馆、陶溪川文创街区、陶瓷博物馆、三宝村”等在内的十大旅游项目。当年全市接待游客85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88.2亿元——两项均为景德镇文旅产业巅峰数字。
2020年-2022年,景德镇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均遭遇较大规模下滑,不过期间来自五湖四海的“景漂”正在聚焦。2023年起,完成场景布置、完善场域构建的景德镇,迎来了全国小城文旅轮番爆红的风口,瓷都抓住了这一波流量。
随着景德镇文旅IP在互联网上的火热“出圈”,去“有瓷儿的地方”打卡,逐渐成为旅游风尚,无数年轻人蜂拥而至。2023年,全市全年接待游客5896万人次、收入709亿元。
-2-
游客盈门,陶瓷行业出现内卷
2024年,景德镇继续“人声鼎沸”。在2024年游客接待和旅游收入上,当地官方有两个信息源。今年2月,景德镇市政府官网发布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全年接待游客突破6000万人次、增长10.3%;旅游收入753亿元、增长6.3%。
不过,景德镇市政府官网4月底发布的《景德镇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3901.9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72.66亿元。考虑到发布时间早晚差异,以及统计公报经由上级统计局统一核算的流程,公报数据应更接近现实。
近日,景德镇官方报道各区县五一假期文旅情况,昌江、乐平、珠山、浮梁共接待游客597万人次——考虑到部分游客可能去到多个区县,全市接待游客应低于597万人次——结合城镇常住人口不足110万的情况,景德镇依旧称得上是游客盈门。
不过,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收入53.4亿元相比2023年的68亿元,少了14.6亿元,降幅约22%。人声依旧鼎沸,收入却是回落,背后是景德镇文旅行业的内卷加剧。
某租房平台上近期放出的三宝村商铺,月租大多为“五位数”
如前所述,三宝村由自然村变身艺术区,继而成为打卡地,当地临街铺面租金就地起飞。网友发帖称“有的房东报价从2021年的800元飙升至如今旺季的8000元每月。在里面坚持的小店,不得不维持产品高价,以覆盖租金压力”。如此一来,游客很难替高房租买账。
“定期开办的市集,吸引着各地游客,但市集规模、摊位有限,随着越来越多制瓷人申请,门槛也越来越高,曾经免费的乐天市集和陶溪川市集开始收取门票费,并且对申请者的要求、摊位费也提升了不少”。经营者压力越来越大,游客购物体验自然越来越差。
当“赚快钱”成为部分商户诉求后,市场鱼龙混杂了。有个体户透露,个别商家销售所谓“10元3串陶瓷手串”并非本地产,而是从外地低价购进的塑料珠子。甚至有来自义乌的手串,混合印着“景德镇制”的速成印花潮汕瓷器。这种“一眼假”,游客即便图个乐买单,也卖不上价钱。
2025年3月23日,景德镇市陶溪川陶然集门口
-3-
价值冲突,守品质抑或抢流量
“10元3串陶瓷手串”只是表象,旅游经济数据狂欢背后,一场无声的裂变正在发生:“月抛型设计”出现;残次品通过话术打包促销;私域经营手作者的“稀缺”产能使得二手市场出现10倍售价产品;网络上同类量产茶器在过度竞争中沦为9.9元包邮引流工具……
被誉为“瓷都”,景德镇靠的是得天独厚的优质高岭土资源和高超的高温烧制技艺和上釉技术。然而,上述案例表明,旅游热潮催生的市场需求,正在改写创作价值坐标系。一位摊主坦言:“我们现在设计器物,首先考虑如何在15秒视频里呈现视觉冲击。”
当匠人精神屈服于流量焦虑,传统手工艺必需的时间沉淀与营销追求的即时响应之间,正爆发剧烈的价值观冲突——虽然不少窑口也在利用先进技术革新产业,但“非标”手工依旧是景德镇瓷器的“核心价值观”——如何处理这些冲突,将影响“千年瓷都”招牌的亮度。
景德镇又是如何看待祖上传下来的这块金字招牌呢?近年来,景德镇一直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龙头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持续推进。申遗项目的变更,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景德镇官方对于“千年瓷都”的再解读。
自2015启动申遗工作以来,景德镇围绕申报策略和要素点的选择召开了多次专家论证会,有关领导和国内外权威专家对此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申报主题几经变化,从“御窑厂遗址”,到“世界制瓷手工业发展巅峰的见证”,再到“瓷业文化景观”……
今年2月,在一篇刊后不久即被删除的头版文章中,江西日报透露,“景德镇手工瓷业遗存”作为中国2026年世界遗产提名项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申报……有望填补《世界遗产名录》中“瓷”主题遗产的空白。从项目名称看,“手工”依旧是景德镇瓷业丢不掉的标签。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建议讲好“何以景德镇”的故事——“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反映景德镇的包容性,包容孕育创新,过去如此,今天亦然。“景德镇未来需考虑活力与真实性的展现,以及遗产如何连接今日生活与未来可持续发展,不应仅视为旅游或展示对象”。
-4-
经济受困,陶瓷产业独木难支
行业内卷可以自然出清,陶瓷价格体系震荡、生产伦理失序也可以调整,这些都不应动摇景德镇“瓷业匠心”之根本。毕竟,从经济角度来看,陶瓷是景德镇当下仅有的能冲刺千亿产值的产业,是输不起的行当。
数据显示,2023年景德镇市陶瓷工业总产值为861.25亿元,同比增长29.44%,出口10.35亿元,已形成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先进陶瓷等产业格局。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景德镇提出2024年力争陶瓷产业营收1000亿元。
2024年,景德镇陶瓷产业产值达939亿元,增速依旧高达9.1%。不过,陶瓷制品出口额7.9亿元,相比2023年下降约24%。除了陶瓷行业,景德镇主导产业还有航空、精细化工和医药,2024年营收分别为312亿元、520亿元,产业规模并不算大。
虽然陶瓷行业“能打”,但单个产业“独木难支”。2024年全年,景德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2%,GDP增速4.1%,在江西11个地市中,两项数据均排在倒数第三;今年一季度,景德镇规上工业增加值只有1%,GDP实际增速3.7%,两项数据更是垫底省内11个地市。
2025年1-3月景德镇主要经济指标
近十年来,景德镇推动创新资源向先进陶瓷集聚,2023年先进陶瓷产值达253亿元,规模占全市陶瓷行业比例近三成。不过,景德镇面临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广东、山东、江苏等地有先发优势,技术和产品体系均更为成熟,市占率较高。
对于景德镇来说,陶瓷依旧是兴市富民的不二法器。针对“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产品缺乏创新、知名品牌缺失”等问题,景德镇可把视野放开——例如日本传统工艺多不胜举,多数依然承袭原始古老技艺,并且仍然需要专门学徒进行传承,各地技艺传承和产业共生共荣。
英国陶瓷工业中心斯托克城也可资借鉴。骨瓷与釉下蓝色转印这两项独门技术的开发提升了英国瓷器制造在世界上的地位。虽然斯托克如今早已没了往昔的繁华,但依旧留下了不少享誉世界的瓷器品牌,如韦奇伍德、布里奇沃特、皇家斯塔福德等。
如前所述,近几年申遗工作是景德镇“头号工程”,根据其它遗产地申遗成功经验,申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大量经费投入。从目前的策略来看,景德镇申遗已从一系列点位发展到全域,需要的资金投入不言而喻——申遗工作与经济发展如何平衡,考验当地主政者。
参考资料:
景德镇申遗工作概述与思考.景德镇陶瓷
吕舟:讲好“何以景德镇”的故事.景德镇陶瓷
消费主义浪潮中景德镇陶瓷市集的嬗变.中国陶瓷工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