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探秘千年蚕韵 义桥蚕文化活动开启非遗文化新体验 >> 正文
浙江在线5月25日讯(记者陈丽丹通讯员彭觉浅)笑语相闻丰岁乐,耕桑自足古风淳。5月25日上午,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基层统战工作,萧山区委统战部(民宗局)联合义桥镇在七里店村蚕花寺共同举办了第二届“民间民俗·蚕韵义桥”蚕文化活动。活动以桑蚕文化为主题,通过互动游园、非遗体验、特色市集等形式,带领人们跨越千年,感受蚕桑文化的独特魅力。
“茧行万里接力赛”现场
“球拍运茧接力赛”现场
亲子互动沉浸式体验
在义桥镇七里店村,穿过一条桑树成林的田间小道,就来到了蚕花寺外的活动现场。以蚕文化为主题的亲子运动会如火如荼地展开。“筷子夹茧大作战”“球拍运茧接力赛”“茧行万里接力赛”三个互动项目,孩子们和家长们齐心协力,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在“筷子夹茧大作战”中,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夹起蚕茧,生怕弄破了这小小的“宝贝”;“球拍运茧接力赛”则考验着亲子间的默契,他们手握球拍,稳稳地托着蚕茧,快速来回奔跑。
古法抽丝体验区人气最为火爆。孩子和家长们或围坐一桌,或三三两两,亲手体验非遗缫丝剥茧,制作蚕丝扇。看着晶莹的丝线从指尖划过在扇面缠绕,每一步骤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义桥镇蚕文化馆
亲子组合体验非遗缫丝剥茧制作蚕丝扇
蚕房互动区也热闹非凡,孩子们打卡桑蚕文化馆,深入了解桑蚕的生长过程、丝绸的制作工艺,以及桑蚕文化在义桥的悠久历史。在养蚕饲蚕区,胖嘟嘟的蚕宝宝在桑叶里大口啃食,孩子们近距离观察蚕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老式织布机前,来自萧山区汇宇小学三年级女生赵心瑶饶有兴趣地玩着梭子。
“蚕花仙子”巡游互动
“蚕花仙子”巡游互动无疑是活动现场的一大亮点。身着汉服的“蚕花仙子”们款款而来,与孩子们一起演绎汉服秀,合照打卡。
桑叶茶、乌米饭……蚕文化特色市集一系列蚕文化特色、义桥特色的摊位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排起了长队。一位妈妈手拿两份乌米饭赞不绝口:“这乌米饭原材料非常健康、绿色,真是太美味了!”花卉盆栽、创意蚕茧DIY、创意脸绘、清水丝绵等摊位也围满了孩子和家长。
蚕文化活动特色市集
渔浦小学301班沈洛辰妈妈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这是一起探索美好的过程,一定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里孩子不仅有的吃有的玩有的乐,还和同学们、家长增进了感情。”
探秘底蕴非遗传承
据《义桥镇志》《许贤乡志》等志书记载,义桥、许贤一带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早在明弘治年间(1488-1505),七里店、猫头山等地就种桑养蚕,还建有蚕花庙。七里店村地处永兴河下游,蚕文化在七里店村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时期,浦阳江畔、永兴河畔及杂地都种满桑树,农户以种植水稻、养蚕为生。
“千年蚕桑文明,是中华农耕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丝路驼铃响,天工织云裳’的华夏智慧。我们以蚕为媒,让同学们在实践中触摸传统文化的脉络,共同开启‘破茧成蝶’的成长之旅。”活动现场,渔浦小学德育主任倪鉴英颇有感触,学校招募81对亲子组合前来体验千年蚕桑的深厚底蕴,希望能把非遗传承的种子种在义桥孩童的心里。
据义桥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第二届义桥蚕文化活动不仅搭建起民族团结交流的平台,更有效激发了非遗文化传承活力,为义桥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这里,人们感受到了蚕桑文化的魅力,体会到了传统手工的智慧,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