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海内外青少年共赴文化之约 长安与唐人街“相聚长安 侨见未来”2025夏令营西安开营 >> 正文

海内外青少年共赴文化之约 长安与唐人街“相聚长安 侨见未来”2025夏令营西安开营

发布时间:2025-07-11 15:33:35 来源:华商网

盛夏七月,古都西安迎来了一场跨越山海的青春盛会。今天(7月11日)上午,长安与唐人街“相聚长安侨见未来”2025夏令营开营仪式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举行。来自爱尔兰、澳大利亚、哥斯达黎加、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的40位华裔青少年与近30位国内营员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为期10天的文化探索之旅。

从长安到世界共绘多元文化新图景

长安古韵迎远客,青春盛会启新程。本次夏令营由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华商报》社承办,华商国际传播中心、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执行承办,以长安与唐人街活动为载体,共同探索海内外文化交流实践新路径。

在开营仪式上,陕西省侨联党组成员、秘书长谢小义对各位营员寄予殷切期望,希望通过这次夏令营,能为大家打开回望历史、联结根脉、展望未来、沟通心灵的窗户。谢小义勉励华裔青少年朋友们,要做文明互鉴的促进者和人民友好的传承者,用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同时,他也寄语国内青少年朋友们:“希望大家热情地与海外伙伴交流,自信地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互动中提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当同学们站在我们的校园里时,既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又能体会到一所外国语学校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校长吕菲介绍,学校依托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开设了英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门语言课程,把艺术、科技、传统文化等贯穿在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中。“愿这次夏令营成为你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旅程——在这里,读懂长安的过去与现在,看见世界的多元与精彩。”

海内外青少年手拉手用语言架起友谊之桥

开营仪式上,来自哥斯达黎加中哥文化教育中心的营员代表冯昊成用西班牙语“¡PuraVida”向全场问好。第一次参加夏令营的冯昊成兴奋地表示,从热带雨林到千年古都,这次跨越13800公里的旅程让他充满期待,“请允许我用西班牙语说:Graciasporhacermesentirqueelmundocabeenunabrazo(谢谢你们让我感受到世界可以被拥抱在怀中)。”

作为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的学生,国内营员代表王一诺深知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我们会用所学汉语和英语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故事,也会用心倾听他们带来的海外文化与生活经历。”现场,她也向海外小伙伴发出诚挚邀请:“让我们一起用青春的活力和热情,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仪式上,华裔领队代表瞿涯冰以“串起彩色珠链”比喻这场跨越山海的相遇,希望华裔青少年们能通过触摸千年城墙的厚重、聆听乡音里的血脉记忆,共同探寻中华文明的“根”。“不管是你是来自哪个国家,咱们都是一家人。”瞿涯冰说,“祝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惊喜,带着中国五千年文明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随后的授旗环节中,营员们被分为“周小礼”“秦小锐”“汉小扬”“唐小焕”四个小队,分别对应周、秦、汉、唐四个朝代的文化特色。谢小义为总营授旗,各队代表从嘉宾手中郑重接过队旗。在营旗和四面队旗的指引下,营员们将开启古都探索之路,见证友谊与成长。

“课堂+现场+实践”立体式研学开启文化探索之旅

开营仪式结束后,全体营员集体合影留念,相机定格下了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也记录下了这个跨越国界的难忘时刻。

在接下来的营期里,营员们将通过“课堂+现场+实践”的立体式研学,开启丰富多彩的文化探索之旅:走进中铁西安局职工培训基地、中欧班列现场,了解中国最新科技成果;游览秦始皇帝陵、华清宫、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了解陕西历史文化;走进爱菊粮油基地,亲手体验陕西传统面点制作,理解陕西面食文化所蕴含的匠心传承。

此外,为了让营员们充分感受陕西文化历史及现代科技发展,他们还将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体验特色课程,海内外营员“手拉手”结对子,体验棉絮画、唐流彩、陶俑制作等非遗制作技艺,共同完成文化任务、增进友谊。课程将通过沉浸式故事叙事的研学模式,串联周、秦、汉、唐四朝历史文化,展示中国最新科技成果。

此次长安与唐人街“相聚长安侨见未来”2025夏令营活动不仅让更多海外青少年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同时也为国内青少年提供拓展国际视野的机会。在这个夏天,长安与唐人街的对话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郭佳欣强军

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