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江苏大学爱暖西吉团队金寨支教:趣味化学实验点亮乡村儿童科学梦 >> 正文
7月11日上午,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光爱学校八年级教室内,江苏大学爱暖西吉公益团队支教成员侯春晖通过科学理论的互动教学与实验演示,把化学课本上的双氧水分解实验用另一种形式展现了出来,为该校高年级留校学生揭开了催化剂的神秘面纱,用科学魔法点燃山区儿童探索热情。
(图为侯春晖老师讲述课前问题鲁建国供图)
生活化导入激发科学兴趣
上午9时15分,实验课以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切入。“同学们吹泡泡时看到的彩色油膜是什么?”侯春晖手持洗洁精瓶,将表面活性剂原理与化学实验关联。随后,他通过人体消化系统的比喻,深入浅出讲解催化剂作用:“就像消化酶帮助分解食物,催化剂能加速化学反应而不改变自身。”黑板上的分子式与卡通消化系统图形成鲜明对比,抽象概念变得直观易懂。
(图为侯春晖老师介绍反应原理鲁建国供图)
视觉化实验呈现科学奇迹
10时整,实验环节正式启动。侯春晖首先播放三段对比视频:常温下缓慢分解的过氧化氢溶液、普通催化剂的温和反应,以及即将演示的“超级反应”。视频中泡沫喷发的震撼场景,为现场实验埋下期待。
操作过程中,支教教师严格遵循安全规范:铺设防护桌布、分发护目镜、预热60℃热水。当30%过氧化氢溶液与碘化钾催化剂相遇时,橙色泡沫以每秒10厘米的速度膨胀,最终形成近一米高的“牙膏柱”,第一波快速喷发5秒,直抵教室日光灯管,后持续慢速喷发一分钟左右。现场爆发的惊呼声与掌声,印证了这场“化学魔术”的成功。
(图为侯春晖老师往烧瓶里加入过氧化氢高菲供图)
结构化互动构建科学思维
实验结束后,侯春晖采用“现象解构-流程复盘-原理阐释”三段式教学法。他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泡沫颜色、喷发速度、最终形态分别说明什么?”通过十余个细节提问,拼凑出完整的实验认知。
(图为“大象牙膏”实验顺利完成高菲供图)
在流程复盘环节,学生们通过集体回忆梳理步骤:预热烧瓶-添加色素-配置催化剂-混合溶液。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第一次大喷发之后仍有少量泡沫持续冒出”的问题,侯老师解释道,这是反应后期溶液浓度降低所导致。
课后侯春晖老师谈到,化学实验应该是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学生在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需要主动思考,这种思考远比背诵结论更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图为侯春晖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实验结果高菲供图)
持续性公益照亮成长之路
据该团队指导老师尹星介绍,此次金寨之行是江苏大学爱暖西吉公益团队15年支教历程的新探索。除科学启蒙外,团队同步结合理论知识教授和动手能力锻炼,开设了赛博小狗,茶艺课堂等15类课程。两周活动期间,六十余名乡村儿童将接受系统化素质教育,团队致力于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这些乡村孩子讲授更多的知识。
(图为同学们近距离观察“大象牙膏”泡沫石蝶供图)
从科学知识的细心讲解,到实操实验的惊心动魄,江苏大学爱暖西吉公益团队以青春实践之姿扎根金寨县黄集村,成员吗在教学中锻炼自我,在实践中赋能发展。正如光爱学校墙上的标语:“教育是照亮未来的光”,而这场支教活动,江苏大学爱暖西吉公益团队正用科学之光点亮山区孩子的成长之路,让这场青春风暴成为乡村教育的“催化剂”。
(通讯员侯春晖鲁建国尹星)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