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泉州:探索东南沿海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融合新路径 >> 正文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张子剑
2022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泉州获批全国首个设区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两年来,泉州市在市域范围全面开展“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工作,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万亩连片良田、提升耕地质量、改善耕地生态环境,优化田园布局、支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双赢,打造自然资源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化碎为整万亩良田连片农文旅深度融合
“三城一水六分田”的惠安县,曾因农村土地权属分割,耕地碎片化问题突出,人均耕地不足0.2亩,抛荒和“非粮化”现象严重。2023年9月,在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导支持下,惠安县以全民“共治共享”为理念,创新“政企银”合作模式,启动“黄塘—紫山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紫山镇农业科技展示示范基地。人民网记者张子剑摄
其中,政府通过完善整治收益分配机制,探索林地置换、永久基本农田调整优化等关键政策,打破行政壁垒,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同时,聚焦将永久基本农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的要求,完善黄塘溪沿线农田灌溉引水和生态补水系统,着力打造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国企作为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服务主体,全流程参与土地流转。银行方面,惠安借助商业性和政策性银行金融优势,创新整治类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
惠安跨乡镇布局,通过“化碎为整”,归并两镇水系沿岸零散耕地,以黄塘溪溪滨慢道串联12个行政村,建设沿线村居道路、亲水平台和生态微景观,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同时,统筹推进林地修复、废弃矿山整治修复等工作,构建生态屏障,重塑黄塘溪生态廊道。此外,惠安打破乡镇界限,以“多田套合”梳理各类涉及耕地的项目,整合涉农政策、统筹水利项目建设、构建多元整治资金池,筑牢耕地保护根基。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黄塘溪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完工验收,涵盖田间路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二期项目包括黄塘溪安全水系建设(二期)、田园风光建设等内容,建成后,黄塘溪沿线将成为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传承、游学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黄塘—紫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建设,通过规模化的连片整治建设,在盘活当地闲置劳动力的同时,打造出生态农业产业链,展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也给群众带来收益。”惠安县自然资源局地籍股负责人刘泽伟表示。
据了解,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提供3.8亿元授信资金支持,“农企+村集体+农户”集约流转土地模式落地,10万亩林地、1.5万亩农田完成流转。如今,黄塘溪两侧已初步形成4个“千亩方”现代农业示范片,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初现。
城田共生市中心也有传统风格田园风光
如何把城市的便利与田园的诗意美好结合?晋江以“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交出答卷。
该项目位于晋江中心市区,地处九十九溪流域下游,为池店、磁灶、梅岭和西园四个镇街的接壤区域,总规划面积10855亩,具有区位优越、水资源丰富、生态优质等特性,是一片“城、村、山、水、田”交织区域,也是自然田园生态系统与典型闽南风格村落共存区域。过去,这里耕地破碎分散,耕地抛荒及“非粮化”现象严峻,村庄建设用地利用低效,道路水系不畅,每逢梅雨季节该区域都是市中心的洼地,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有待改善。
如今,这里逐渐成为晋江“会呼吸”的城市“绿肺”,越来越多的鸟类来这里“打卡”“安家”。大片农田的附近,农场餐厅、精品民宿、公益展厅和马蹄饮品店等已建成或正在改造中的“闽南红”与“稻田绿”相映成趣。
晋江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人民网记者张子剑摄
依托盘活利用低效用地政策,晋江以更高规格、更系统的方式推进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在实现‘小田’变‘大田’的基础上,创新了耕地保护模式,通过对低效建设用地的整理、生态保护修复以及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家园。”晋江市自然资源局耕地保护监督专班科员黄麟说。
该项目通过整理约350个碎片化耕地,促使耕地集中连片,农田有效耕作面积从4535亩增加至6200多亩,新增耕地达218亩。此外,还腾挪出203亩闲置低效建设土地用于复垦、道路和集合住宅等项目,让建设用地更加集中高效;项目遵循“部分拆除、重点改造、适量新建”的设计理念,在保留村落肌理和传统风貌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合居住模式,建设了6幢建筑面积达3.7万平方米的集合住宅,有效解决了宅基地零散分布和低效利用问题,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与人居环境质量的双提升。
在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同时,该项目积极培育“农业+文化+旅游+体育”等新型业态,采用“国企+社会主体”联合运营模式,共同打造农业综合片区品牌,发展涵盖智慧农业、农田观光、作物采摘、农耕体验等多种业态的模式,激活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农民手中的闲置农用地获得了稳定收入,同时还引入周边种植户有偿耕作,并培育发展三产业态,吸引带动当地农民就业,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更多途径。
久久为功打造沿海的现代农业发展样板
惠安县走马埭片区原来是一片海滩,经过世代围垦、耕耘、整治,逐渐发展成为连片万亩的良田。
1958年,晋江专区号召所属各县平整土地,惠安县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开沟筑路、平整土地、开通贯通南北的林辋溪,并引来上游水库的水源,实现沟渠相通,土地平坦的“井”字形大地初步形成。
1997年10月,为支撑现代农业高优示范片和粮食自给工程示范片建设,走马埭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启动,探索了“政策倾斜、政府启动、龙头带路、农户参与”的共同参与模式。建成日处理10万公斤蔬菜的加工厂和占地30亩容量12000吨的农产品保鲜库,引进喷灌、微滴灌系统等先进的节水技术和温室栽培等先进农业技术,建成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和较高生产能力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此后,还建成了500亩芦笋出口基地、5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超大生物有机肥、植物生长剂综合应用示范基地。
久久为功的农田建设,为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业示范园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马埭片区。人民网记者张子剑摄
近年来,惠安县为适应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不断完善走马埭片区水利排灌系统、机耕道路、田间林网、地下管灌、节水配套建设。开展林辋溪流域综合整治,改善农田耕作条件,改良土壤、培育良种,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探索“甘薯—蔬菜”“甘薯—水稻”“两菜两稻”等多种粮菜复合种植模式,推行“农企+村集体+农户”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同时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业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全面提高,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基本构建完成。
今年,惠安县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走马埭片区又启动12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进一步改善项目区的耕作条件。惠安文旅集团作为实施主体,整体流转了农户耕地,种植若干特色水稻品种,并结合科技温室、展示中心等,形成集科技农业技术研发、展示交流、试验示范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农业示范片区。
两年来,通过重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泉州市已挖掘农用地潜力9.15万亩,整理农用地3.84万亩,新增耕地4824.2亩。
“我们将紧紧扭住试点工作任务,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土地整治与多种要素跨界融合,实现‘农业连片成方、生态织补成网、村庄和美宜居、产业集聚入园’。”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刘文发说。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