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武汉00后医学生的热血三重奏:捐髓、蓄发、志愿服务 >> 正文
2021年秋,怀揣医学梦想的小万踏入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成为基础医学(强基)2101班的一员。在这三年时光里,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志愿者精神与医者誓言,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到了308小时。他不仅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还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甚至留长了头发捐赠给癌症患者,这一切都尽显他的医者仁心。
万分之一的生命馈赠
大一时期,小万作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在负责“有爱相髓”活动时签署了血样入库同意书,从而与中华骨髓库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年初,武汉市红十字会传来了万分之一配型成功的消息,小万欣然答应了捐献的请求。面对父母对穿刺风险的担忧,他耐心地进行了科普:如今采用的是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方式,对身体并无害处。最终,父母全力支持了他的决定。
1月,小万完成了高分辨配型血样的采集和体检等程序。3月13日,他入住武汉市中心医院,连续4天接受了皮下注射动员剂。3月18日,采集当天,他的造血干细胞被紧急送往华东地区,为那里的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他也收到了受捐者的感谢信,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19641例、湖北省第709例捐献者。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秦选斌在探望他时称赞他拯救了患者与家庭,而小万则表示身为医学生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还直言自己运气好,一年就匹配成功了。
三年蓄发的温柔守护
2022年初春,小万开始蓄发。在校园里,他留着小揪揪的背影引发了不少好奇的目光,但他总是笑而不语。直到今年因捐献造血干细胞住院时,在辅导员的追问下,这个秘密才被揭开——他要把30厘米的长发制成假发捐给因化疗而脱发的癌症患者。“我希望他们在恢复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用这种方式保护他们的内心。”如今,长发已经过肩的他仍在等待合适的时机,“还差一点长度,但总会够的。”
308小时的温暖服务
小万认为志愿服务是医学生感知生命的必修课。疫情期间,作为高中生的他看到医务志愿者们逆行而上,心中埋下了学医的种子。入学后,他加入了学院社会实践部,活跃在核酸检测、“有爱相髓”等活动的现场。迎新时帮新生搬行李、在社区义诊时讲解用药知识、在支教活动中传授医学知识……这308小时的志愿服务让他深刻理解了医学的温度与生命的尊严。
在基础医学院里,小万并不是个例。这里有25年来献血总量达到2600毫升的裴教授、“暴走减重30斤”以捐献干细胞的孙同学等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学子们之间传承着。基础医学院院长史岸冰称赞小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初心,并激励更多的医学生投身医学事业与志愿服务之中。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