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白俄罗斯掘金稀土博弈, 卢卡申科的“资源突围”能否撼动全球格局? >> 正文
美国与乌克兰的矿产协议墨迹未干,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突然下令启动全国稀土勘探。这个东欧国家的地质学家们正争分夺秒筛查苏联时期的废料堆,试图在美欧合围中国的资源战中撕开缺口。但地质调查数据显示,白俄罗斯已探明稀土储量不足全球0.03%,这场勘探行动更像是地缘政治的精准落子。
白俄罗斯自然资源部的报告揭开残酷现实:该国80%矿床勘探数据停留在冷战时期,现有稀土线索均来自工业废料分析。
2017年中白联合勘探发现的戈梅利州矿区,六年过去仍停留在试验开采阶段,年处理能力不足500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稀土年产量达21万吨,占全球68%——这个数字让白俄罗斯的勘探更像象征性姿态。
白俄罗斯的经济命脉正遭遇双重挤压。作为全球第三大钾肥出口国,其40%外汇收入依赖该产业,但2024年国际钾肥价格暴跌23%,迫使明斯克寻找新增长点。稀土下游产业的高附加值极具诱惑:1吨钕铁硼永磁材料价值相当于1500吨钾肥。然而要实现这种跨越,白俄罗斯需突破技术封锁——中国掌握全球92%的稀土分离专利,这正是其难以逾越的壁垒。
美乌协议中"五五分成"的矿产基金条款,刺激了东欧国家的危机意识。白俄罗斯迅速向俄罗斯递交资源合作提案,计划将勘探数据接入俄国家地质数据库。这种捆绑策略意图明显:若乌克兰资源遭美欧控制,俄白联盟需建立战略资源储备。莫斯科国立大学测算,白俄罗斯潜在稀土储量仅能满足俄罗斯军工需求1.2%,但政治象征意义远超实际价值。
中白工业园区的稀土应用研究中心近期扩容,中国技术人员占比提升至65%。该园区已吸引43家中国企业入驻,形成从勘探设备到冶炼技术的完整输出链条。更关键的是,白俄罗斯80%过境中欧班列运输稀土精矿,这种物流控制力令西方望尘莫及。即便白俄罗斯真发现规模矿床,其分离提纯仍将依赖中国技术——包头稀土研究院的远程控制系统已覆盖白俄罗斯试验工厂。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卫星监测显示,白俄罗斯重点勘探区域与2017年中方划定的"低潜力区"高度重合。这场资源豪赌背后,是明斯克对国际定价权的渴望:若能证实境内存在稀土矿藏,即可在中俄资源谈判中增加筹码。但对于手握全球85%冶炼产能的中国而言,白俄罗斯的勘探行动不过是全球资源再分配剧本的注脚——真正的游戏规则,依然写在包头的稀土交易所电子屏上。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