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收入不足, 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麻烦 >> 正文

收入不足, 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麻烦

发布时间:2025-03-31 13:24:55 来源:娱乐当家

税收下降,不是一个好消息;它意味着宏观上能够用来调控的资金变少了,同时也意味着一些地方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危险。

在过去的12年时间里,尽管宏观上经济增长逐步放缓,消费者支出受到影响,但我国仍然还享有丰厚的税收收入,它们被用来投资基础设施以及更广泛的各种产业补贴。

但转变发生在去年。去年我国的税收收入降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在最近的几十年来,仅有两次下降是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的。

一次是2020年,一次是2022年。

而2024年的下降,则没有那么多的“特殊性”。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宏观经济的结构性。

目前,导致国内税收收入下降的最大原因,就是物价的普遍下跌。

当物价普遍开始下跌的时候,叠加到消费的不景气复苏疲软,连带着收到的税也会下降。

除此之外,过去土地出让金一直都是地方收入的大头,但随着过去几年房地产迎来下行,地方收入大减之下,也影响到了税收。

税收下降,意味着我们能做的事情变少了;除了过去高杠杆之下每个月需要支付的债务利息之外,连带着在刺激消费方面,我们能够支付的资金也会减少。

自去年以来,宏观上的调控就一直以消费为主。花更多的钱来帮助国内陷入困境的消费者,例如提高养老金、改善医疗福利、增加保险或提供餐饮代金券。

但这些所有刺激消费1的一揽子计划,背后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在最近的高层发展论坛上,经济学家刘世锦就提到,如果把我国1亿多的农民老人每月养老金提高到400元每月,那么就可以为我国提供较强的GDP。

但这个提议背后,是5000亿元的巨大开支。

去年,我国税收总额下降了3.4%,这个数字看起来不是很多,但如果联想到去年宏观经济增长5%之后,税收反而还下降了3.4%,那么这就足够令人担忧。

税收收入的下降,意味着我国预算赤字正在扩大,这不是因为开支加大了,而是因为收入减少了,随着地方卖地收入急剧下滑,也导致现金流问题日益严重。

根据惠誉评级的估算,截止2018年,我国总收入(包括税收和卖地收入)总计占经济产出的29%,但今年的预算显示,到2025年,这些总收入将仅占经济总量的21.1%。

其中有大约一半的下降都源自于地方土地销售收入的急剧下滑。目前全国许多城市的房价都跌到了十年前,但居民端和地方的债务却没有减少。

危机已经在蔓延,接下来如果不能够创造更多的增收,那么高杠杆的压力,还将持续蔓延下去。

除此之外,随着未来我国即将迈入老龄化社会,届时每年的社会保障各类开支只会不断增加,这其中不仅牵扯到养老,还牵扯到刺激新生儿生育,每一项的背后,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当土地财政无法持续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寻找新的开源通道。

目前我国最大的税种是增值税,这是一种销售税,可以简单理解为对从租金到冰箱的几乎每一笔交易都收税。

去年,我国增值税收入比预期低了7.9%。

赤字仍然是个大问题。

今年官方预算赤字目标是增加到4%,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一直将赤字保持在接近3%的水平,目前赤字增加到4%,已经意味着一些问题。

赤字高、债务增长相当快,财政风险自然也就需要高度警惕。

去年增值税低于预期,财政部给出的解释是:这一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低于预期”。

简单来说,就是物价下跌。

生产者价格是商品离开工厂和农场时计算的批发价格,去年我国的生产者价格下降了2.3%。

事实上,早在2018年我国的增值税收入就已经开始减少。当时因为特朗普加征的关税,导致我国不得不大幅削减出口商的这部分税收,以帮助他们抵消特朗普征收关税的影响。

今年特朗普再度归来,压力也不减反增。

除此之外,去年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也比预期低了7.5%。由于物价下跌的影响,也连带着导致去年我国的关税收入比预期低了9.2%。

一切商品价格都在下跌,对税收而言,应该如何开源?

如果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他们更强调对“富人群体”征税。他们对投资收益、遗产和房地产征税中获得非常可观的收入。

但反观我们,既没有对投资收益或遗产征税,也几乎不对房地产征税。

这也导致国家获得的税收减少。

为什么我们难以对遗产和房地产这类“富人税”征税呢?

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不确定性。

客观来说,我国引入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也不过短短四十多年,这四十多年看起来很长,但就遗产和房地产这类税种来看,还不到房子使用产权和今天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

基于这种不确定性,一旦加征遗产或房地产税,尽管“富人税”有助于收入分配再平衡,但可能也害怕加征之后带来的不确定性。

财政部退休研究主任贾康说,新税不太可能出台,部分原因是因为公众强烈反对遗产税,而对投资收益或房地产征税则会损害股市或房地产市场。

开源节流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以当下14亿人口的体量,任何新的东西出台,都势必会掀起一股较大的波澜。

物价下跌,个人所得税减少,背后本质上反映的就是居民部门的消费能力,居民消费减少,企业经营也只会更为严峻,所以才有了降税退费。

而在物价普遍下跌的时候,又需要宏观上的调控去“替代”市场花钱,这个时候,出台新税难,但从长期来看,它可能仍然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end.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