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清明祭英烈 科技承薪火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开展百万大学生进社区志愿活动 >> 正文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大众网记者李楠楠通讯员韩如坤林嗣童烟台报道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3月29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向阳花”志愿服务队与“书海拾贝”传艺启梦服务队30名师生志愿者走进福海路社区,开展“清明祭英烈,科技承薪火”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文化讲解、手工实践与VR云祭扫相结合的形式,为社区小学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与红色教育课堂。
文化课堂:溯源清明,传承习俗
活动伊始,志愿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与发展。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传说,到唐宋时期扫墓、踏青等习俗的定型,配合精心制作的动画课件,让小朋友们深入了解了这一传统节日承载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在互动环节,孩子们踊跃分享清明特色习俗,如青团制作、放风筝等,现场气氛热烈。
巧手寄哀思:手工折菊敬英烈
为引领孩子们切实践行清明节缅怀先辈的传统习俗,志愿者悉心引导小朋友们巧用彩纸,亲手制作手工菊花。大学生们耐心示范折叠技巧,孩子们认真跟随,将一朵朵寄托哀思的纸菊组装成花束。“我要把菊花送给英雄!”一位小朋友举起作品说道。活动将手工劳动与情感教育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寄托哀思,致敬先烈。
科技赋能:VR沉浸式参观烈士陵园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倡导绿色祭扫,活动创新采用VR云祭扫,志愿者为孩子们佩戴VR眼镜,带领他们“云参观”胶东革命烈士陵园。通过360度全景影像,孩子们仿佛置身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观看浮雕碑文、聆听革命故事。这种沉浸式体验让红色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给小朋友们留下深刻印象。“我看到了英雄纪念碑,他们真伟大!”一位学生摘下眼镜后激动地说。
福海路社区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既保留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温度,又融入了科技元素的新意,大学生志愿者用专业和热情为社区教育注入了活力。”志愿者张凯文也感慨道:“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求知欲和对VR技术的浓厚兴趣,让我深刻体会到,现代科技可以成为文化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让历史变得鲜活生动。”
本次活动通过“文化讲解+手工实践+科技体验”的创新模式,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探索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路径。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与时俱进,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这种校社联动的志愿服务模式,不仅为社区教育注入了青春活力,更为创新青少年思政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将继续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搭建更多文化传承与志愿服务平台,让青春在服务社会中绽放绚丽之花。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