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小米SU7,3个花季少女活活烧死在车里,网友吵疯了…… >> 正文

小米SU7,3个花季少女活活烧死在车里,网友吵疯了……

发布时间:2025-04-03 23:48:56 来源:大叔谈娱乐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已经过去差不多4天了,在网上引发了非常多的关注和争议。

刚听到这个消息,让人很痛心。而如今事情依旧没有任何进展,也让网友颇为担心。

昨天,一名副驾驶遇难者的家属称已有小米工作人员与他们进行会面,事故仍在调查中,预计一两天可能会有一个新的进展。

先来看看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5年3月29日晚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低配版)在安徽铜陵德上高速池祁段发生严重碰撞事故,造成车内三名女大学生不幸遇难。

根据小米官方披露,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速度行驶,系统检测到前方施工路障后发出减速提醒并启动减速。

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向左转向并踩刹车,但因反应时间仅2秒,最终以97km/h速度撞击隔离带水泥护栏,导致车头严重损毁并起火燃烧。

车内三名女性乘客均为武汉某大学大四学生,原计划次日参加安徽池州的招考考试。

驾驶员为其中一名女生,家属称车辆碰撞后“车门紧闭”,导致三人“被活活烧死”。

还没有警方的调查结果,目前舆论分三派,一派问责车企,一派指责家属,还有一派,建议坐等结果不要妄下定论。

家属称事故后车门因断电锁死,未启动应急机械解锁功能。还认为电池安全存在问题,因为低配版SU7未采用高配车型的“电芯倒置技术”(可控制电池起火方向),家属认为该设计缺陷导致火势失控。

虽然家属的心情大家都能够理解,但是站在客观角度,事情也许没这么简单。

很多网友表示,该谁承担责任应该是警察调查之后给出结论,而不应该是遇难者家属决定。

有人觉得车上那两个女孩家属应该找驾驶车的女孩家属赔偿才对,因为明显是不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操作不当造成的。

要知道,智能驾驶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雷军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明,即便是智能驾驶,驾驶员的双手也不要离开方向盘。

显然,遇难的三个孩子并没有这些驾车常识。

所以,有人说这种自己导致的事故也不关车企的事。

一个网友的评论还算比较理性客观,他说“这个事故是buff叠满,特殊路况+车速快+智驾情况下松开双手+夜间行车+不是自己的车+分心疲劳驾驶+驾龄短经验不足。”

所以,责任无法完全归咎于任何一方。

即便最终认定结果没有出来,但小米作为涉事一方,也在积极给予回应。

事故次日(3月30日),小米成立专项小组赶赴现场,并于31日向警方提交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日志。

目前,据小米发布信息显示。

从系统警示到碰撞仅2秒,有人质疑NOA的障碍识别算法存在延迟。

不过,有专家解读说,汽车紧急刹车距离有一个标准,大概在每秒三四十米,如果猛踩刹车的话,速度还会下降更多。

这次事故中,2秒从116km/h刹到97km/h,这应该不算一个良好的刹车成绩。

(平均水平下,刹车距离与车速对照表)

如果手握方向盘的情况下,正常司机能够快速反应并且起到好的刹车效果。

系统记录显示,事故发生时驾驶员非车主本人,且系统在接管前已多次发出“手握方向盘”“注意障碍”等警示。

但显然,车内的人似乎并没有注意到,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

曾经有博主测试,手动驾驶的时候打了个哈欠,SU7系统就马上提示,“请专注驾驶,注意安全”。

所以,有人认为在系统多次提示的情况下,事故主因应该是驾驶员操作失误,车企已尽到警示义务。

针对遇难者家属及网友质疑事故车的门断电后无法开启,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小米汽车工作人员表示,在四个车门内饰板下方,储物格位置均配有应急拉手,应急拉手为机械锁,即使电池受损也能打开,紧急情况下可使用应急拉手打开车门。

很有可能车上的三人都不知道有应急拉手的事,也有人质疑车企在宣传智驾功能时未充分强调其局限性。

质疑车企的网友拿出了SU7的测试数据。

小米实验室的测试成绩,四驱版本自动紧急制动功能的工作车速范围是5km/h-130km/h。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额外说明:此功能在产生最大70km/h的速度降幅后会释放刹车,超过此车速时,需要驾驶员及时踩下制动踏板才能保证车辆刹停。

事故车辆辅助驾驶阶段时速是116km/h,如果是四驱版本,那么事发当时,22:44:24那一刻,到底减速到了什么状态?

4月1日晚间,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通过微博首次公开回应,称“心情非常沉重”,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并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

他提到,由于事故仍在调查中,小米尚未接触事故车辆,部分问题暂无法回答,但强调将“用行动回应质疑”。

截至4月2日,交警部门尚未公布最终调查结果,家属依旧把主要矛头对准小米。

如今,三个鲜活的生命已经陨落,希望他们的家属能够得到事情的真相和相关赔偿,作为抚慰。

也希望能够给更多人警醒,安全从来都是最重要的。

小米SU7事故不仅是一起交通悲剧,也揭开了智能驾驶技术的致命短板:技术创新如何与生命安全平衡?车企在追求市场份额时,是否将用户权益置于首位?

科技在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不过,当我们把生命交给机器时,到底在赌什么?

(亦然)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