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央视痛批“大胃王吃播”,背后是一场危及75亿人的新灾难 >> 正文
"大胃王吃播"最初是日韩流行的一种美食分享形式,主播通过镜头展示日常饮食,传递"一人食"的治愈感。
但2016年后,国内吃播逐渐演变为一场"大胃王"的流量竞赛。
镜头前的主播们挑战一次吞下10斤火鸡面、50只炸鸡腿,甚至倒立喝油,用夸张的食量和猎奇进食方式吸引眼球。
这场看似热闹的表演背后,却隐藏着令人担忧的健康隐患和社会问题。
根据主流视频平台B站数据,截至2020年,"吃播"标签下已收录57万条视频,总播放量超134亿次。
为争夺流量,主播们不断突破生理极限:沈阳的王先生半年内体重从200斤飙升至280斤,最终因暴食导致脑溢血去世;
19岁的孙艺轩和千万粉丝网红"泡泡龙"因长期无节制饮食陷入健康危机,后者甚至在直播中被强迫灌油。
而平台算法对猎奇内容的偏爱,进一步加剧了这场恶性竞争。
2020年,央视曝光了吃播行业的"潜规则":许多主播通过剪辑制造"大胃王"假象。
例如,一位博主未处理的视频显示,他嚼几口食物便转身吐掉;另一主播将一次吃播分30小时拍摄,再剪辑成"一气呵成"的效果。
更有甚者使用40厘米长的塑料管催吐,或服用药物刺激胃黏膜。这些行为不仅浪费粮食,更让主播陷入"暴食-催吐-暴食"的恶性循环。
2020年8月,央视首次点名批评"大胃王吃播"浪费粮食,随后国家网信办开展专项整治,1个月内封禁1.36万个违规账号。
2024年9月,央视再度发声,直指畸形吃播"与全球粮食危机背道而驰"。
这场持续五年的舆论风暴,揭开了行业乱象的多重负面影响。长期暴饮暴食导致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高发。
主播"胖猴仔"为维持人设,体重从300斤增至560斤,最终被迫切除半个胃;内蒙古博主恩克半年吃掉110只羊,直播时咳血仍被迫继续进食。
部分主播坦言"见到食物就想吐",但为履行合同不得不表演。这种将身体工具化的行为,折射出流量经济对人性的异化。
全球每年约13亿吨粮食被浪费,而8.2亿人面临饥饿。央视指出,一场"百斤龙虾挑战"消耗的食物,足够非洲贫困家庭生活数月。
更讽刺的是,肯尼亚母亲为安抚饥饿孩子煮石头充饥,海地贫民靠吃土饼维生,这与镜头前吐掉整桌美食的吃播形成刺眼对比。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孟威指出,畸形吃播宣扬"以浪费为荣"的消费观,诱导青少年模仿不健康饮食习惯。
内蒙古博主恩克本可展示草原饮食文化,却沦为"羊终结者";日本大胃王木下通过科学证明胃部特殊构造,而国内主播多依赖造假,使美食分享沦为低俗表演。
央视批评后,抖音、快手等平台紧急下架"大胃王"相关内容,并对"假吃""催吐"等关键词设置警示。
部分主播尝试转型:删除"大胃王"标签,转向探店测评或健康饮食分享。例如"胖猴仔"短暂减肥后试图回归,但因健康问题再度退场。
2024年《反食品浪费法》明确禁止宣扬量大多吃,餐饮企业需对自助浪费行为建立惩戒机制。
网友从"猎奇围观"转向批评,弹幕中"脸色太差""浪费可耻"等留言增多,倒逼行业反思。
已有博主尝试新方向:美食博主"滇西小哥"通过展示云南特色菜肴制作过程,传递饮食文化;科普类账号则用实验破解"大胃王"神话。这些案例证明,真实、优质的饮食内容仍具生命力。
算法应优先推荐倡导节约的内容,而非猎奇表演。中国商业联合会等机构发布倡议书,呼吁主播珍惜粮食、拒绝假吃。
消费者可通过"光盘行动"、支持公益助农等项目,将节约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粮食是社稷之本。"当我们在屏幕前为"百斤炸鸡挑战"惊呼时,不该忘记世界另一端饥饿孩童凹陷的双颊。
吃播乱象的整治,不仅是行业规范的建立,更是一场关于人性、道德与文明价值观的集体觉醒。
从删除一个假吃视频做起,从打包一份剩饭开始,每个人都能成为这场变革的参与者——因为珍惜粮食,就是守护人类最基本的尊严与未来。
本文作者|老A
责任编辑|蓝橙
策划|蓝橙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