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跑半程马拉松,最煎熬的是哪一公里? >> 正文

跑半程马拉松,最煎熬的是哪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5-04-04 00:17:01 来源:赛事知多少

在跑步爱好者的世界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赛事。它既考验着跑者的耐力、体力,更考验着他们的意志力。很多跑过的人都知道,这21公里多的路程,每一步都不容易,而其中总有那么一段距离,会让跑者感觉格外煎熬。那么,在半程马拉松中,最煎熬的到底是哪一公里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前5公里:万事开头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半马比赛中,第一个5公里其实是很难跑的一个阶段。美国非盈利跑步组织RunningUSA的一份全美跑者大数据调查显示,半马中出现伤病甚至是猝死的概率比全马更高。而在比赛的起始阶段,跑者们往往容易因为兴奋和激动,再加上身边其他参赛者的影响,导致肾上腺素飙升,进而跑得过于激进。

按照马拉松和铁三运动员、同时也是全美知名教练的马特・维尔珀斯的说法,第一个5公里最重要的目标是保持自己稳定的状态,“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半马经验的跑者来说,一定要谨慎和耐心,并且在赛前检查好一切。”他强调,第一个5公里应该作为自己的“热身阶段”,只拿出六成到七成的能力来跑这5公里。比如,如果你的半马目标配速是每公里5分钟,那么在第一个5公里,你可以将配速控制在每公里5分8秒到5分10秒左右。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跑者在这个阶段很难克制自己想要往前冲的情绪。他们看到身边有人快速跑过,就忍不住想要跟上,结果导致配速过快,消耗了过多的体力。波士顿跑步协会的资深跑步教练杰夫・高德特表示,“如果你不保留能力,到最后阶段,你可能无法加速,或者会在加速中出现危险。”所以说,第一个5公里虽然看似轻松,但如果不能合理控制配速和体力,很可能会为后面的赛程埋下隐患。

5-10公里:逐渐进入状态

当完成了第一个5公里之后,跑者应该已经处于“热身完成”的状态。在第二个5公里中,他们就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配速,到达原计划中完成半马的目标配速。高德特教练强调:“第二个5公里的关键是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并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所谓的“平衡点”不仅是速度上的稳定,而且是身体状态上的稳定。

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保持在一个高强度的跑步节奏上,达到自己的目标配速,且每一步都强劲有利,但是身体并不是全力以赴的状态。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保证目标配速的同时,自己的身体感觉是“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配速”。在这个阶段,跑者们通常会感觉比较舒适,呼吸和步伐都逐渐趋于稳定,似乎已经适应了比赛的节奏。

但这个阶段也并非完全没有挑战。随着跑步距离的增加,身体开始逐渐疲劳,肌肉的乳酸堆积也在慢慢增加。而且,由于前5公里的配速可能并不完全符合计划,有些跑者可能会在这个阶段试图调整配速,这就需要他们更加精准地控制自己的体力和节奏。如果在这个阶段强行提速,可能会导致身体过早疲劳,影响后续的比赛表现。

10-15公里:身体与心理的双重考验

如果前两个阶段都能按照计划完成,那么到了第三个5公里,跑者需要关注的重点就是自己的配速。然而,这也是跑者最容易失败或者出现问题的阶段。高德特教练表示,“这应该算是半马中最难跑的一个阶段,跑者需要有强大的专注力和心理准备,才能按照计划完成这个阶段。”

按照维尔珀斯教练的分析,“比赛的最开始阶段,肾上腺素的飙升掩盖了身体正在经历的疼痛,在这个阶段,如果提前给自己的身体施加压力,那么痛苦和折磨会在最后一个阶段完全显现出来。”正因如此,跑者应该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全力加速和冲刺的阶段已经越来越近,现在要做的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提前加速。

在这个阶段,身体的疲劳感会明显加剧,肌肉的酸痛、呼吸的急促都会不断提醒跑者这是一场艰苦的比赛。同时,心理上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看着还剩下不算短的距离,而身体却越来越疲惫,跑者很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很多跑者就是在前两个阶段没有达到配速计划的情况下,在第三个阶段强行提速,结果出现了伤病甚至给最后阶段埋下了安全隐患。所以,这个阶段需要跑者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计划继续前进。

15-20公里:黑暗中的挣扎

当跑者进入到15-20公里这个区间时,身体已经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此时,肌肉中的糖原储备大量消耗,身体开始更多地依赖脂肪供能,但这个过程的供能效率相对较低,会让跑者感觉更加乏力。而且,长时间的跑步对关节和骨骼的压力也在不断累积,膝盖、脚踝等部位的疼痛可能会越来越明显。

从心理上来说,这个阶段堪称“黑暗期”。跑者们已经跑了很长的距离,身心俱疲,而终点却还未到达。他们会不断地问自己:“我还能坚持下去吗?”“为什么这么痛苦还要继续跑?”这种自我怀疑和心理上的挣扎会让跑者感觉每一步都无比艰难。很多跑者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掉速严重的情况,甚至有些跑者会选择放弃比赛。

在这个阶段,跑者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打气,寻找各种方式来激励自己继续前进。比如,看看路边为自己加油的观众,听听音乐,或者是回想自己为了这场比赛所付出的努力。同时,合理地补充能量和水分也至关重要,及时补充能量胶、运动饮料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身体的疲劳,为最后的冲刺储备能量。

最后1公里:胜利前的煎熬

终于,来到了最后1公里,这是离胜利最近的距离,但也是很多跑者感觉最煎熬的一公里。此时,身体已经几乎到达极限,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意志力去推动。尽管终点就在眼前,跑者们却很难像想象中那样轻松地加速冲刺。

一方面,身体的疲劳让跑者的步伐变得沉重,肌肉的反应速度也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心理上的紧张和对胜利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反而会让跑者感到更加焦虑。有些跑者可能会担心自己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于是想要加速却又力不从心;有些跑者则可能因为过于疲惫而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觉得再坚持这1公里实在是太难了。

但无论多么艰难,这最后1公里也是最值得坚持的一公里。只要跑者能够咬紧牙关,挺过这最后的煎熬,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所有的痛苦都会瞬间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很多跑者回忆起自己的半马经历时,都表示最后1公里虽然痛苦,但也是最难忘、最有意义的一段路程。

那么,最煎熬的是哪一公里呢?

通过对每个阶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半程马拉松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困难,很难简单地说哪一公里是最煎熬的。对于缺乏经验的跑者来说,前5公里可能因为配速控制不当而变得异常艰难;对于追求成绩的跑者,10-15公里可能因为配速的压力和身体疲劳的双重影响而成为最煎熬的阶段;而对于大多数跑者,15-20公里以及最后1公里,无论是身体上的极限还是心理上的挣扎,都足以让他们感受到无比的煎熬。

其实,半程马拉松的每一公里都是对跑者身心的一次考验,每一次克服困难、坚持下去的过程,都是跑者成长和超越自我的见证。无论哪一公里最煎熬,当我们踏上半马的赛道,就已经迈出了挑战自我的勇敢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完赛的成绩,更是坚韧的意志、强大的内心和对跑步这项运动更深的热爱。所以,如果你正在为半马而努力训练,或者已经站在了半马的赛道上,不要害怕那些艰难的时刻,因为它们正是你蜕变的见证。加油,跑者们!

#天越清风轻弹马拉松碳板跑鞋#

Li-ning飞电同款高弹中底和透气鞋面!

瑞士抗菌COOLMAX内村,排汗干爽!

42码单只220克!马拉松级耐磨防滑!

仅售129元!

点击下图,一起去追风吧!

—THEEND—

马拉松跑步装备推荐

专业跑鞋、心率手表、跑步袜、五指袜

背包腰包、帽子、衣服裤子、防晒衣等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进入商城一键选购/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