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所有人注意!中央部委政策红利井喷,又传现房销售?房价要暴涨? >> 正文
在2025年的这个春天,房地产市场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搅动着,风云变幻。随着中央部委一系列政策红利如井喷般袭来,市场上各种传闻甚嚣尘上,其中现房销售的传闻以及房价即将暴涨的猜测,尤其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无论是购房者、投资者,还是房地产行业从业者,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一系列动态,试图从中窥探出未来市场的走向。
政策红利井喷:多维度的市场刺激
进入2025年,央行率先打出一记“降准+降息”的组合拳。5月7日,央行宣布降准0.5%,这一举措预计释放1万亿长期资金,犹如给干涸的市场注入一股强大的活水。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市场流动性的大幅增加意义非凡。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众多房企深陷资金紧张的泥沼,融资渠道狭窄且成本高昂。降准之后,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显著增多,房企获取融资的难度有望降低,融资成本也有希望随之下降。这对于缓解房企资金压力、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和运营,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与此同时,公积金利率也迎来了大幅调整。首套房5年期利率降至2.6%,这一数字创下了历史新低。以30年100万贷款为例,月供从之前的3832元降至3684元,总利息节省了5.3万之多。公积金利率的下调,直接减轻了购房者的还款负担,尤其是对于广大刚需购房者来说,这使得购房变得更加“触手可及”。原本因为高额利息而犹豫不决的消费者,在利率下调的刺激下,购房意愿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再次下降0.1%,商业贷款利率有可能跌破3%。这对于那些选择商业贷款购房的消费者而言,也是一个重大利好。以200万房贷为例,月供可节省近500元。利率的下降,使得购房成本进一步降低,刺激了更多潜在购房者进入市场。
除了针对购房者的利率调整,房企融资方面也迎来了松绑。高达8000亿的再贷款砸向房地产市场,这为众多面临资金困境的房企带来了希望。这笔资金的注入,使得烂尾楼“复活”成为可能,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购房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政策发布后的短短3小时内,北京某中介门店便涌入了50组客户,市场反应之迅速令人咋舌。上海的业主甚至连夜涨价20万,深圳的购房群则被“现在是抄底时机吗?”这样的问题刷爆。这些现象无不显示出政策对市场情绪的强大刺激作用,市场的活跃度瞬间被点燃。
各地也纷纷响应中央政策,推出了一系列购房促销活动。深圳、苏州、成都、武汉、长沙等城市先后举办了“好房节”“购房季”等活动,并推出优惠折扣、特价房、消费券补贴等优惠促销举措。广东省中山市出台楼市新政,在2025年5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购房者在中山购买新建商品住宅,在缴纳契税后可获得购房款千分之五的电子消费券补贴,且消费券可在其他领域使用。这些地方政策的出台,进一步降低了购房者的实际购房成本,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关注楼市,对短期楼市交易起到了明显的刺激作用。
现房销售传闻:真真假假的市场信号
外网的一个消息,值得推敲和预演下。《中国正在考虑全国范围内推广商品房现房销售制度》
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同时,市场上关于现房销售的传闻也甚嚣尘上。北京、深圳等地土拍中,现房销售地块占比超30%,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对于购房者而言,现房销售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购买现房,意味着可以直接实地考察房屋的质量、户型、采光等实际情况,避免了期房可能出现的诸如房屋质量不过关、与宣传不符、烂尾等风险。购房者能够亲眼看到自己未来的家,心里更加踏实。
然而,对于开发商来说,现房销售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财务角度来看,现房销售使得资金回笼周期延长18个月之久。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资金的快速回笼对于企业的运营至关重要。资金回笼周期的延长,意味着企业需要承担更长时间的资金成本,融资成本相应增加2%。这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下,开发商的利润率被压缩至3%。在如此微薄的利润空间下,开发商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要么涨价以维持利润,要么选择退出该项目。
这也难怪市场上会出现关于房价因现房销售而上涨的担忧。如果开发商为了弥补成本和维持利润而提高房价,那么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将进一步增加。但同时,现房销售也促使开发商更加注重房屋质量和项目品质,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提升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产品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房价走势:暴涨?还是平稳?
面对政策红利的井喷以及现房销售的传闻,房价是否真的会暴涨成为了市场关注的核心问题。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虽然政策刺激下购房需求有所释放,但房价暴涨的可能性较小。
首先,从供给端来看,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库存仍然处于一定水平。以深圳为例,截至2025年4月30日,据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公开在售二手房数量统计,全市有效在售二手房源72391套,对比上月同期统计的71590套在售房源增加801套,环比增长1.1%,业主委托出售意愿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在新房方面,各地也有一定规模的在建和待售项目。大量的库存使得房价缺乏快速上涨的基础。即使需求有所增加,也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库存,从而避免了房价的急剧攀升。
其次,房价的大幅上涨需要强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作为支撑。虽然当前政策调整旨在刺激房地产市场,但宏观经济环境的复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居民收入的增长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房价缺乏持续暴涨的内在动力。
再者,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目标始终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此次政策调整的目的也是为了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进一步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而不是刺激房价快速上涨。一旦在后续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房价过快上涨的迹象,政策调控必然会及时介入。政府可以通过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工具来稳定房价。例如,过去在一些城市出现房价过快上涨苗头时,当地政府迅速出台政策收紧购房资格、提高首付比例、上调房贷利率等,有效遏制了房价的非理性上涨。
尽管政策刺激下购房需求有所释放,但从供给端来看,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库存仍然处于一定水平。以深圳为例,截至2025年4月30日,据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公开在售二手房数量统计,全市有效在售二手房源72391套,对比上月同期统计的71590套在售房源增加801套,环比增长1.1%,业主委托出售意愿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在新房方面,各地也有一定规模的在建和待售项目。房价的跳涨需要强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作为支撑。
此次5月的政策调整,目的也是为了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进一步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而不是刺激房价快速上涨。所以,在后续政策执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房价过快上涨的迹象,政策调控必然会及时介入,通过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工具来稳定房价。例如,过去在一些城市出现房价过快上涨苗头时,当地政府迅速出台政策收紧购房资格、提高首付比例、上调房贷利率等,有效遏制了房价的非理性上涨。
综合以上分析,虽然楼市在5月迎来了政策“大礼包”,但房价跳涨的可能性较小。在政策持续利好的支撑下,购房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尤其是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会推动房价有一定幅度的温和上涨。然而,市场供需结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房价不会出现大幅跳涨的情况。同时,政府也需持续关注市场动态,根据房价走势和市场供需情况,灵活调整政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