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不是皮肤病而是糖尿病征兆?医生:皮肤6异常警惕糖尿病 >> 正文

不是皮肤病而是糖尿病征兆?医生:皮肤6异常警惕糖尿病

发布时间:2025-05-12 09:23:25 来源:飞行的小猪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不仅是我们身体的保护屏障,更是内脏健康的"窗口"。许多患者来我门诊就医,抱怨皮肤瘙痒、干燥或出现莫名其妙的黑斑。

这些表面上的皮肤问题背后竟隐藏着糖尿病的警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数据显示,我国约有60%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曾出现皮肤异常症状,却被误认为普通皮肤病而延误诊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长期血糖水平升高。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其中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占总病例的90%以上。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2%,而糖尿病前期人群比例更高达35.2%,这意味着近一半中国成年人面临糖尿病威胁。

糖尿病常见的6种皮肤异常,具体表现为:

1.黑棘皮症: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出现暗褐色或黑色增厚粗糙的皮肤,表面呈绒毛状或天鹅绒样。这种症状多见于胰岛素抵抗严重的肥胖患者,是糖尿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2.糖尿病足: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变,足部皮肤变薄、干燥、裂开,甚至出现溃疡、坏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在一生中发生足溃疡,每30秒就有一例糖尿病足导致的截肢发生。

3.皮肤瘙痒:全身性或局部皮肤瘙痒,特别是会阴部、下肢,且没有明显皮疹。这与高血糖导致的皮肤脱水、微循环障碍以及神经变有关。

4.疱疹样皮损:在血糖控制不佳时,可在四肢出现红色或棕色丘疹,内含水疱,伴有瘙痒感。

5.坏疽性红斑:下肢出现边界清晰的暗红色斑片,中央可见水疱、坏死,附近有红晕。这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表现之一。

6.黄色瘤:眼睑、肘部、膝盖等处出现黄色或橙色丘疹或结节,这与糖尿病常伴随的血脂异常有关。

如何识别这些皮肤异常是否与糖尿病相关?首先要注意皮肤变化的对称性、持续性和进行性。糖尿病相关的皮肤病变往往是双侧对称出现,且症状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

其次,如果伴有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典型糖尿病症状,或有糖尿病家族史,更应提高警惕。

最为直接的方法是测量空腹血糖,若超过7.0mmol/L,或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并出现典型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内分泌科就诊。

对于糖尿病引起的皮肤异常,治疗的核心是控制血糖。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包括: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了解血糖变化规律,为治疗调整提供依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每3个月一次,目标值应控制在7%以下。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

中国糖尿病学会指南推荐,对于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应作为一线用药。胰岛素治疗合用于口服药物控制不佳或1型糖尿病患者。

局部皮肤护理:针对不同的皮肤症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皮肤瘙痒,可使用含尿素、神经酰胺等成分的保湿霜,避免使用碱性强的肥皂。

对于糖尿病足,应每日检查足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舒适透气的鞋袜,出现溃疡及时就医。

糖尿病皮肤并发症的康复与注意事项需要患者特别关注:

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加重皮肤干燥。每天使用温和不含香料的保湿产品,特别是含有乳酸、尿素等成分的产品,可改善角质层水合作用。

避免抓挠瘙痒部位,以防引起感染。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定期检查全身皮肤,特别是足部、腿部和皮肤褶皱处,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黑棘皮症患者应积极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随着血糖控制改善,皮肤症状往往会减轻。

预防糖尿病及其皮肤并发症的关键在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人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应达25-30克。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2022年发表在《运动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平均下降0.6%。

保持理想体重: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体重每减轻1公斤,2型糖尿病风险可降低16%。

戒烟限酒:吸烟会增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风险,饮酒则可能干扰血糖控制和药物代谢。心理调适:长期心理压力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学会压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有助于血糖不乱。

近年来,糖尿病治疗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GLP-1受体激动剂不仅能有效降低血糖,还具有减轻体重、保护心血管和肾脏的作用。

2023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可使肥胖患者平均减重15%以上,并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

人工胰腺技术的发展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闭环胰岛素输注系统能根据连续血糖监测结果自动调整胰岛素剂量,模拟正常胰腺功能,大大减轻患者自我管理的负担。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最新研究数据表明,使用人工胰腺系统的患者血糖达标率提高了37%,低血糖发生率降低了62%。

针对糖尿病皮肤并发症,几项实用的急救和家庭护理技巧值得掌握:

发现足部有伤口或水疱,应立即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涂抹医用消毒液,覆盖无菌敷料,避免压迫伤处,并及时就医。

夏季皮肤瘙痒加重时,可用凉水湿敷或冷敷缓解症状,避免使用热水烫洗。足部皮肤干裂时,可在睡前涂抹厚层保湿霜,并穿上棉袜过夜,增强保湿效果。

自制燕麦浴可缓解瘙痒:将一杯燕麦放入纱布袋中,置于温水浴中,浸泡15-20分钟。总之,皮肤异常可能是体内疾病的外在表现,尤其是当出现上述6种皮肤变化时,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建议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者每年进行一次血糖筛查。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每天花几分钟检查全身皮肤,尤其是足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使用合适的保湿产品,避免创伤和感染。同时,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诊,紧密亲密监测血糖,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及其皮肤并发症,享受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2]张自冉,李小英,刘彦君.糖尿病皮肤病变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2):123-128.

[3]王兴国,姚明,潘长玉.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病变与血糖控制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3,31(3):227-23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势巨子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