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医生忠告:这6个行为在给腰椎间盘“上刑”,现在改还不晚 >> 正文
腰痛不是老年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被“腰椎间盘突出”缠上。问题是,很多人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了才腰椎出问题,而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正在一点一点“折磨”自己的腰椎间盘。
医生提醒,有6个行为就是在“给腰椎间盘上刑”,不少人每天都在做,但自己却毫无察觉。现在意识到还不晚,改掉这些习惯,才是真正对自己的腰负责。
1.久坐不动:腰椎间盘的大敌
很多人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尤其是上班族、学生、司机等,久坐几乎成为生活常态。但长时间坐着,腰椎承受的压力比站立时更大,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根据中国康复医学会发布的相关资料,人在坐姿下,腰椎间盘的压力是站立时的1.4倍,时间越长,压力越大。久坐会让腰椎附近的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导致肌肉疲劳、力量下降,从而降低对腰椎的支撑能力,增加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建议:每坐40分钟就起身活动5分钟,哪怕只是站起来伸个懒腰,都是对腰椎的一种保护。
2.弯腰搬重物:对腰椎是一次“暴击”
很多人不注意搬东西的方式,直接弯腰用力提起重物,这种动作对腰椎的伤害极大。弯腰时腰椎前方受到挤压,后方的椎间盘就会被迫向后突出,如果本身椎间盘已经有所退化,这种用力极有可能导致椎间盘突出。
医生建议,搬重物时应该采取“蹲下—起身”的方式:先蹲下,把重物靠近身体,再用腿部力量起身,而不是靠腰部发力。
3.长期跷二郎腿:让脊柱“歪掉”很多人坐下就习惯性地跷起二郎腿,但这种坐姿会让骨盆倾斜、脊柱侧弯,长期如斯,会改变脊柱的自然生理曲线,导致腰椎受力不均,增加腰椎间盘损伤的风险。
特别是本身有腰椎问题的人,跷二郎腿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坐骨神经痛。
建议:保持双脚平放地面、背部挺直的正确坐姿,减少跷二郎腿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
4.爱穿高跟鞋:腰椎“苦不堪言”高跟鞋虽然好看,但对腰椎来说却是“酷刑”。穿高跟鞋会让身体重心前移,腰部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就会过度前凸,增加腰椎的负担,长此以往容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
尤其是跟越高、鞋越窄,腰椎的受力就越不自然。
建议:尽量减少穿高跟鞋的时间,如果必须穿,也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平时多选择舒适、有支撑力的鞋子,对腰椎更友好。
5.睡太软的床垫:腰椎得不到支撑
不少人喜欢柔软的床垫,觉得“睡得舒服”,但真正对腰椎好的,恰恰是有支撑力的床垫。太软的床垫会导致睡眠时腰部下陷,脊柱无法保持自然曲线,长期下来容易引起或加重腰椎问题。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科学健身指南》中也提到,睡眠质量与脊柱健康密切相关,选择适合的床垫对预防腰椎疾病有积极意义。
建议:床垫应选择软硬适中、具有良好支撑性的产品,睡觉时尽量保持侧卧或仰卧,避免趴睡或蜷缩睡姿。
6.缺乏核心力量训练:腰椎失去“保护伞”很多人一提健身就想着跑步、举铁,却忽略了核心力量训练。核心肌群,尤其是腹部、背部和骨盆附近的肌肉,是支撑腰椎的重要力量来源。
如果核心力量不足,腰椎就像“单枪匹马”,每天都在独自承受重压,时间久了,就容易出问题。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2~3次核心训练,如平板支撑、桥式、卷腹等,增强腰部稳定性。开始训练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避免动作不当对腰椎造成新的伤害。
腰椎间盘突出,不只是“老毛病”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年龄正逐渐年轻化,部分20多岁的年轻人也被确诊。这与生活方式有关,绝不仅仅是“年纪大了”的自然结果。
很多人直到出现以下症状才意识到问题严重:
腰痛反复发生发火,有时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
咳嗽、打喷嚏时腰部痛苦悲伤加剧
下肢麻木、无力,严重者行走困难
这些都是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已经发生的信号。一旦出现,必须及时就医检查,切不可拖延。
保护腰椎,从今天开始腰椎不像其他器官,可以通过药物快速修复。一旦出现椎间盘突出,恢复周期长、过程痛苦,严重者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预防胜于治疗。改变这6个“正在伤害你腰椎”的行为,不仅可以减缓现有的腰部不适,更能避免严重疾病的发生。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自己身体最基本的尊重。从今天开始,坐得更正一点、站得更稳一点、睡得更科学一点,为腰椎减负,就是为未来的健康投资。
参考文献:
①.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健身指南(成人版)》[EB/OL].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2021-11-30.
②.王文娟,李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与康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18):147-149.DOI:10.19538/j.nk202018042.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