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白电行业2024财报透视:格力研发费用不及美的一半,这家企业超越“三巨头”登顶利润增速榜 >> 正文

白电行业2024财报透视:格力研发费用不及美的一半,这家企业超越“三巨头”登顶利润增速榜

发布时间:2025-05-14 03:18:00 来源:每天一首音乐

2024年,白色家电行业在存量竞争加剧与消费升级的交织中前行。国内市场进入成熟期,冷柜、空调等细分领域面临需求分化,叠加铜、钢等原材料价格波动,企业盈利压力与转型需求同步提升。在此背景下,行业头部集中效应持续强化,同时部分二三线品牌面临业绩承压与战略调整的双重考验。

基于2024年A股白色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分别筛选出在净利润增速、经营现金流及研发费用上排名前十的企业,进行了对比分析:整体来看,行业呈现显著分化特征——“家电三巨头”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强者恒强,但格力多项指标均落后于前两者;以惠而浦、TCL智家为代表的潜力企业展现出差异化竞争力;澳柯玛等企业则面临亏损困境。

三巨头净利增速均超10%,二线企业承压

数据来源:Choice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从净利润增速看,行业呈现“金字塔”式分布:惠而浦以148.72%的增速登顶,但其高增长主要依赖于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1.35%)与人力成本的大幅压缩,去年3月该公司曾因大幅度裁员降薪事件引发广泛关注;TCL智家与海信家电分别以29.58%和17.99%的增速紧随其后,前者通过智能化产品矩阵拉动营收,后者受益于海外市场拓展,实现规模与利润的同步提升。

“家电三巨头”中,美的集团凭借多品类协同与全球化布局,实现净利润385.37亿元,增速达14.29%;海尔智家聚焦高端化,卡萨帝销售额增长12%,驱动公司实现净利润187.41亿元,增速达12.92%;格力电器的净利润为321.85亿元,虽同样实现两位数增长,但增速落后于其他两大巨头。同时,格力电器的营收同比下降7.26%,暴露出其依赖传统空调业务的增长瓶颈,在中央空调、智能装备等新业务领域的突破仍需时间。

从盈利情况来看,二、三线品牌的生存压力进一步抬升:雪祺电气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下滑27.73%;营收降幅达17.51%,规模劣势在成本上涨周期中被放大;排在最后的澳柯玛已连续四年出现净利润下滑,公司制冷、空调等核心品类持续萎缩,2024年被迫通过剥离华澳智存、东华澳担保等非核心资产聚焦主业,但其空调业务仅属三四线规模,突围难度较大。

头腰部企业研发投入相差百倍,技术壁垒重塑行业格局

数据来源:Choice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在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刚需下,头部企业持续加码研发。美的集团研发费用达162.33亿元,占总营收的3.99%,在变频技术、智能控制等领域保持领先,公司在2024年推出的AI智能家电系列带动高端产品销量增长20%;海尔智家投入107.40亿元,研发费用率为3.95%,依托全球十大研发中心,在热泵洗护、节能冰箱等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格力电器的研发费用为69.04亿元,不及美的集团的二分之一,研发费用率为3.77%,虽在核心零部件自研上保持优势,但其研发投入强度已落后于美的与海尔。

惠而浦以4.35%的研发费用率居于首位,

但其1.59亿元的研发投入仅为美的集团的1%,公司在2024年推出了W11双辰洗干复合机、W9Apex热泵洗烘一体机等智能化新品,却因品牌影响力式微,市场反响有限。雪祺电气研发费用为7288.70万元,在榜单中排名垫底,研发占比3.75%,与其23.90亿元的总市值匹配,反映出中小型企业在技术投入上的资源局限。

总体来看,上述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均超3%,但头部与腰部企业的投入差距已达百倍,技术壁垒正在重塑竞争格局。

现金流状况分化加剧,格力电器较上年近乎腰斩

数据来源:Choice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作为企业“血液”,其表现直接反映着企业的经营质量。美的集团以605.12亿元领跑,同比增长4.51%,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使其在营收增长的同时保持现金流稳步提升;海尔智家为265.43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公司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有效降低了现金流波动的风险;而格力电器为293.69亿元,较2023年的563.98亿元近乎腰斩,同比下降47.93%。

海信家电现金流为51.32亿元,同比下滑超50%,资产负债率为72.20%,公司在快速扩张中需警惕流动性压力;TCL智家同样出现了现金流下滑的情况;而澳柯玛的现金流则从2023年的-2291.88万元逆转至2024年的2.09亿元,同比大增2.32亿元‌,但因净利润亏损,其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利润比值低至-4.37,盈利质量显著弱于行业均值0.84。

结语:分化中寻找破局点2024年的白色家电行业竞争中,头部企业面临“稳固基本盘”的持续考验,二三线品牌则面临“突围求生”的关键战役。美的、海尔凭借规模、技术、全球化优势,在利润、研发、现金流三方面构筑护城河,格力电器虽然暂时落后于前两者,但其渠道改革与多元化布局仍具有一定想象空间;惠而浦、TCL智家等通过差异化策略阶段性突围,但需解决增长质量问题;澳柯玛等则面临存量市场挤压与成本压力的双重考验,唯有加速智能化转型、聚焦细分赛道,才能在红海竞争中谋得气愤但愿。

展望2025年,行业将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迭代,研发投入强度与现金流健康度仍是核心竞争要素。在存量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分化或将进一步加剧,而能否在技术创新与经营效率间找到平衡,将决定其在新一轮竞争中的生存地位。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