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贵州小伙十三年拍摄苗寨,婚俗作品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 >> 正文
在贵州这片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95后”摄影师,他用十三年的时间,走遍贵州众多村落,用镜头记录着社会的变迁,他就是龙胜海。近期,他拍摄贵州省剑河县南寨镇展留村的苗族婚俗作品,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再次引发人们对他的关注。
龙胜海在拍摄中
龙胜海1995年出生于黔东南州剑河县南寨镇的展留村,这是一个古老的苗寨,位于海拔约800米的山岭上,山岭由东向西缓缓降低,向清水江谷延伸,清水江由西北流向东南。展留苗寨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
龙胜海镜头下的苗家人
17岁时,龙胜海看到有些村里老人一辈子从未拍过一张相片,一些民俗正在消失,他思考着应该记录下这一切。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在贵阳做独立摄影师的龙胜海,拿起相机开始用影像记录村里人和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家乡留下记忆,让村里走出去的人能找回童年记忆。
苗寨里古老的舂米
从2013年初次接触摄影开始,他便将镜头对准家乡。十三年里,按过几十万次快门,摄影作品存满8个电脑硬盘,游历了贵州山川,记录了大大小小一百多个苗寨。
苗寨小孩和他的玩伴
龙胜海说,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展现贵州村落最真实的一面,不加修饰地记录人们的生活状态、风俗习惯以及情感世界。他注重挖掘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让观众能够通过他的作品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温度和文化的厚重底蕴,努力寻找独特的视角和镜头语言,以展现贵州村落的特色和魅力。
苗族新娘
龙胜海拍摄的展留村结婚风俗摄影作品,近日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他细腻地捕捉了展留村苗族同胞结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新郎去新娘家的途中被拦路喝酒,到新娘家的姊妹送新娘出嫁,再到男方家的拦门酒、新娘过桥以及婚礼当天男方家“打闹”新娘等习俗。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婚礼的热闹场景,更展现了苗族婚俗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体现了苗族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家庭的珍视。
苗寨婚俗“抹黑脸”
“抹黑脸”婚俗中,接亲人用锅底炭灰把整张脸抹黑,源于苗族古歌中人们为躲避恶魔而用炭灰遮掩容貌、繁衍后代的故事。
热闹的接亲路上
同时,龙胜海持续13年拍摄的《村里人》系列作品,涵盖了展留村及周边村落的日常生活场景,如劳作、节庆、聚会等。通过这些照片,观众可以看到村民们质朴的生活状态和真挚的情感流露,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村落之中。作品中没有华丽的服饰和刻意的摆拍,有的只是生活本身的模样,展现了村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以及邻里之间淳朴的情感纽带。
接亲路上的喜悦
龙胜海的作品在省内外多次展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作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贵州村落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窗口,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些逐渐消失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从而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同时,他的作品也为贵州的文化旅游发展做出了贡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贵州的独特魅力。
接亲的人们都抹了黑脸
村民们对龙胜海的拍摄工作非常支持和认可,他们表示龙胜海的镜头记录了他们生活的真实模样,也让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同。
展留苗寨的人们在祭树
中国民族博物馆的收藏证书
村民们得知龙胜海拍摄的结婚风俗作品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后,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认为这是对展留村民俗文化的肯定和认可,也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展留村和苗族文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赵惠
编辑胥芬芳
二审李劼
三审覃淋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