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燕京理工学院举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类专业智慧教学论坛 >> 正文
5月14日至15日,“数智赋能·智教领航”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类专业智慧教学论坛在燕京理工学院举行。图为论坛开幕式现场。田润摄
河北新闻网讯(万露、刘杰)5月14日至15日,由新E代数智未来产业学院、燕京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的“数智赋能·智教领航”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类专业智慧教学论坛在燕京理工学院举行。
燕京理工学院始终秉持“育人为本、服务社会、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将数字化教育视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从顶层设计构建全方位数字教育生态,持续在智慧教室、网络基建、教学软件系统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本次论坛议题与学校战略高度契合,学校将全力支持教学改革探索,鼓励教师吸收前沿理念,在提高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上发挥关键作用,为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燕京理工学院副校长吴汶燕在论坛开幕式上说。
燕京理工学院副校长吴汶燕致辞。张明辉摄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2005年成立后发展迅速,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均取得成果。”燕京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丽芬介绍,面对教学和科研项目少、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竞赛获奖率需提升等挑战,他们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重点开展工作。“此次论坛以‘数智赋能・智教领航’为主题,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路径,期待各位老师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深入思考、积极实践,将前沿理念与技术转化为教学改革的实践,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燕京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丽芬介绍情况。田润摄
在论坛的专家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数智化教学转型”“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创新”等核心议题,从多维度为教育教学注入新思路。王志军教授以“自己动手搭建教学智能体”为题,韩力教授以“浅谈放大电路教学的若干要点”为题,李学华教授以“问题链牵引・数智赋能的‘通信原理’数字化教材建设”为题,霍炎教授以“数智化赋能的模拟电子技术——以小信号共射放大电路为例”为题,孙淑艳教授以“‘教材建设、课程共享、平台增效’三位一体赋能课程建设”为题,侯建军教授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新解析”为题,赵中华教授以“进阶项目式课程建设”为题,王俊教授以“单片机课程教学”为题分别作主题报告。专家报告聚焦信息类专业教学的关键领域,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深化数智化教学改革、推动产教融合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路与可借鉴的实践范式。
燕京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学生代表赴春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研学活动。邢博源摄
5月15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国际班学生先后赴春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开展研学活动。在春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大师生通过无人机知识讲座、模拟飞行操控及团队竞技等环节,系统学习无人机理论与实践技能,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科技创新兴趣与团队协作能力,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在北京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师生们深入了解信创产业发展历程,通过参观信创科普展厅、体验国产操作系统,直观感受自主可控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战略价值。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行业视野,强化了其对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认知,也为教师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课程体系提供了企业实践样本。两场活动以“理论+实践+产业认知”模式,助力师生在技术应用与家国情怀层面双向提升,推动学院向“实践导向、产教协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迈进。
燕京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学生代表赴北京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开展研学活动。徐晨阳摄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燕京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智慧教学改革与产教融合中迈出坚实步伐。通过理论研讨与企业研学,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为学子开辟了立体学习路径。未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将以此为起点,深化两大战略,推动理念、经验转化,优化教学环境、强化育人机制,培养信息类专业人才,为区域发展与国家科技自立贡献力量,锚定目标,勇担使命,致力成为专业改革标杆典范。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