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新峪社区:“荒地”蝶变“乐园”老旧绿地焕新颜 >> 正文
通讯员褚珊珊
5月20日,新峪社区灵芝花园东区绿化带升级改造工程圆满竣工。曾经的“荒地”如今焕然一新,变身为集休闲、娱乐、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文体广场,成为社区居民交口称赞的“幸福乐园”。
一、“痛点”变“亮点”,居民需求就是改造指南针
针对早期规划不足导致的儿童活动设施缺失、居民休闲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新峪社区党委坚持以居民诉求为导向,通过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累计收集到增设儿童设施、增加休憩空间、优化绿化植被等30余条有效建议。在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社区党委启动绿化带升级改造工程,将原本植被枯死率达60%、黄土裸露、蚊虫滋生的“绿化荒地”进行彻底改造。如今,焕然一新的多功能空间不仅面积扩增200平方米,更精心设置了儿童活动区、细沙沙坑等特色设施,打造出集休闲、娱乐、生态于一体的社区新地标,真正实现了从“民生痛点”到“幸福亮点”的华丽转身。
二、“独奏”变“合唱”,众人拾柴烧旺改造之火
新峪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委牵头、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联合物业公司与居民代表召开多次联席会议,共商改造方案。从路面整修、广场扩建到设施增设、植被更新,每个环节都凝聚着集体智慧,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这种“独奏”变“合唱”的创新模式,既提升了项目透明度,又增强了居民参与感,使改造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如今,“新空间”不仅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热门打卡地,更成为增进邻里感情、提升社区凝聚力的重要纽带。
三、“将就”变“讲究”,细节设计诠释为民初心
新峪社区以“绣花功夫”推进改造工程,将“将就”变“讲究”的理念贯穿每个细节。在儿童活动区,5cm厚的环保草皮地垫、组合式游乐设施与30平方米细沙沙坑相得益彰,配以贴心的家长看护椅,构建起安全舒适的亲子天地。绿化改造中,通过科学规划种植布局,新植的草木焕发勃勃生机,让昔日的“荒地”变身“生态园”。这些精心设计的细节,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升级”。
四、“昙花”变“常青”,长效机制让幸福持续保鲜
新峪社区实施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改造成果永续惠民。一方面,物业公司实施“专人负责、定期巡查”的精细化管理,确保设施维护到位、绿化养护及时;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引导,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形成全民共护的良好氛围。这种“专业管理+群众参与”的“常青”模式,让文体广场持续焕发活力,成为居民交口称赞的“幸福乐园”。如今,孩童的欢笑声与长者的闲谈声在这里交织,不仅见证了改造成效的持久保鲜,更谱写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篇章。
从杂草丛生到笑语盈盈,这场改造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更新,更是治理思维的升级。当居民意见成为设计图纸的底色,当共建共治共享成为社区基因,“老旧”便能焕发“新活力”。正如新峪社区党委书记石法祯所言:“基层治理的密码,就藏在‘把居民的期待变成行动’之中。”这方小小的“幸福乐园”,正书写着新时代社区治理的生动答卷。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