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看完《奔跑吧13》首播后,才发现如今的跑男已渐渐走上另一条道路 >> 正文
作为一档国民综艺,《奔跑吧》承载着无数观众的回忆。不知不觉间,它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迎来了第13季。4月25日晚,《奔跑吧13》首播,本以为会是一场情怀与欢乐的盛宴,可看完之后,却发现如今的跑男,早已在悄然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首播当晚,《奔跑吧13》凭借0.6%的收视峰值,横扫卫视榜单,创下本年度综艺开播最高纪录,社交平台话题量更是突破12亿。可在这亮眼的数据背后,却是口碑的两极分化。有观众被节目中的怀旧元素打动,直呼“爷青回”;但也有不少观众吐槽节目游戏无聊、广告植入生硬、嘉宾表现尴尬,“这节目怎么还没死”的质疑声也甚嚣尘上。
曾经的《奔跑吧兄弟》,以户外竞技为核心,泥潭大战、撕名牌、高空挑战等惊险刺激的游戏,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嘉宾们在游戏中拼尽全力,汗水与欢笑交织,那是跑男最本真的模样。可如今的《奔跑吧13》,首播就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室内游戏上。“旋转木马版你比划我猜”和“我爱记歌词”,不仅游戏规则漏洞百出,还毫无挑战性,让观众看得昏昏欲睡。户外综艺的灵魂在于“动态冲突”,可现在的跑男,却像是被束缚住了手脚,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这一季节目主打“千禧年回忆杀”,邀请了张韶涵、周传雄、蔡卓妍等自带回忆滤镜的嘉宾,试图用情怀唤醒观众的热情。不可否认,那些熟悉的旋律、经典的影视剧片段,确实能勾起观众对青春的怀念。但当怀旧成为每期节目的标配,当“回忆杀”变成一种流水线式的操作,情怀就不再是加分项,反而成了观众眼中的“偷懒”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观众的口味日益挑剔,仅仅依靠情怀,显然无法满足他们对新鲜感和创新性的需求。而节目组似乎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创新路径,“轻装上阵”的口号喊得响亮,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支撑。
在嘉宾表现方面,《奔跑吧13》也是槽点满满。老成员李晨、郑恺,似乎已经陷入了一种疲惫期,在节目中的表现中规中矩,昔日的热血与激情不复存在。周深虽然依旧努力,但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带动全场。新成员孟子义,本以为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可她在节目中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五音不全”的人设被过度消费,在游戏环节中也缺乏积极性和参与感,让人失望。其他嘉宾如张真源、李昀锐等,更是存在感极低,完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今的跑男,综艺感似乎全靠嘉宾的人设来支撑,而不是真实的互动和有趣的游戏。
《奔跑吧13》首播,让我们看到了一档老牌综艺在转型过程中的迷茫与挣扎。它想要迎合观众的喜好,却又舍不得放弃原有的模式;它试图创新,却又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综艺市场中,如果跑男不能及时调整策略,找回曾经的初心和灵魂,那么即便有着强大的IP加持,也难以逃脱被观众遗忘的命运。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