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聚焦浦东文化脉络,探索城市发展的多元可能 >> 正文

聚焦浦东文化脉络,探索城市发展的多元可能

发布时间:2025-05-24 10:08:49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5月23日电(记者葛俊俊)5月23日,由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主办的“与浦东共频:从历史记忆到未来蓝图”——“信号”2周年系列活动之城艺+论坛举办。论坛聚焦浦东发展的文化脉络与城市未来,为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搭建了一座对话的桥梁。当天,作为论坛的特别单元,“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同步启幕。

“共绘蓝图拼贴画”

依托《浦东印象·时空绘梦——图溯上海之浦东地图展》,论坛以24幅跨越百年的历史地图为线索,系统呈现浦东从乡村田野到国际都市的发展进程。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郑祖安主题演讲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郑祖安以《浦东:从乡僻之壤到繁华璀璨的上海都市新区》为题,回顾了“浦东”地名的历史由来及其形成的地理与水利背景。他指出,在历史演变中,随着川沙、南汇等区域的整合与新区的设立,最终完成从“小浦东”到“大浦东”的历史性跨越。他强调,今日浦东的发展成就,深植于其深厚的历史土壤和国家战略的强力推进之中,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城市层面的生动实践。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薛理勇主题演讲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薛理勇则通过《上海局界图》及大量珍贵历史图志和地名资料,追溯浦东地区的空间形态与人文演进。他表示,浦东不仅是一片农耕与盐业并重的江南水乡,更是传统文化与移民融合的独特样本。他指出,历史地名如六灶、三灶、大团等,至今仍保留在浦东大地上,是地方记忆的生动体现,也是城市认同的精神支点。

论坛

在圆桌讨论中,张鹏、侯斌超、乔宇晓、胡敏等多位长期深耕城市规划与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围绕“浦东的脉动:历史传承与未来城市的共生密码”展开讨论。从地名与地标的文化延续,到老厂房、古镇的功能再生,专家们从不同维度提出观点,勾勒浦东未来发展的多元可能。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