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碟中谍8》口碑失控,差评多就对了,只有三类人配看这部电影 >> 正文
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8:最终清算》可以说是今年最令影迷期待的好莱坞大片之一,另一部是年底上映的《阿凡达3:火与烬》。电影5月14日先是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放映,三天后中国香港成为第一轮抢先上映的城市,5月23日美国正式上映,5月26日,北京举行首映礼,大批影迷通过各个观影团率先看了这部电影。
至此,《碟中谍8》的真实口碑浮出水面,汇总观众大量评论,会发现《碟中谍8》并不能简单的用“好”仍是“烂”来定义,而是应该用是否适合看这部电影来区分观众。从差不多30年前的第一部至今,这个系列已经不再是阿汤哥简简单单的搏命,以及特工执行一项任务那么简单的内核。
前七部清晰显露出阿汤哥的创作逻辑,一部接一部的续作,剧情要越来越复杂、世界观要越来越宏大、动作场面要越来越刺激、特效要越来越高难、整体制作则越来越费钱。上一部阿汤哥摩托起飞和定点跳伞、不断挑战、不计成本的训练已经接近疯癫的地步,他也把这个系列从最初的动作+娱乐,变成了执念,进而变成了影迷心中的信仰。
且不说烂番茄上国外观众让电影的评分逐日变低,我们只看国内影迷的反馈,两极分化的评价,充分证明《碟中谍8》是挑观众的。
首先,要剔除掉微博上的那些虚假评论。和其他片方操作类似,《碟中谍8》北京首映,也是通过多个观影团招募影迷免费观看,条件就是大家要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打五星好评,用来维护口碑。所以可信度较高的还得是豆瓣,而且是剔除IP是北京之外的评论。
先看豆瓣首页随机推送的五条热评,四条IP都在外国,其中一条四星评论,显然是系列的铁杆粉丝,能清楚区分《碟中谍2》的元素没有出现在电影里,甚至能看出扒飞机的段落中,飞行员的表情和和第六部飞行员的表情一模一样。同时称赞“阿汤哥场面活在线,继续上天入海,挑战极限,奉献视觉盛宴。在这个流媒体逐渐成为主流观影方式的今天,仍然有电影证明了大银幕的不可替代性。”而打两星差评的观众,则是第一次看这个系列电影“每五分钟都有一万个事情在发生但是我仍是觉得好无聊。第一部碟中谍……不是我的菜,最后的ending我尴尬症要犯了,为什么一直对视。”再看其他观众打出的差评。
有人批评电影“像前清奶奶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认为电影正反派的动机都直给,9-分钟的文戏无趣冗长,让人昏昏欲睡。三十年了还在飙车扒飞机。以及“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一大堆动作戏堆砌到一起,没有铺垫,就是要拯救世界。虽然咱是动作片,但也要稍微注意点节奏吧?给我看累了。”
>
还有很多观众都在反映“看睡着”,比如“睡一会儿醒一会儿,半睡半醒看完了。”“太无聊了看一半就看不下去”。甚至打四星好评的观众也坦言“前半段昏睡过去几次。”
以及有观众很中肯的打出三星“好看是好看的,一流电影工业水准,困是犯困的,三十年前已经是这样的镜头语言了。”到这里,已经可以明确《碟中谍8》的品质和剧情、动作场面推进套路了。这一部的剧情紧接上一部,同样的班底、同一个导演,所以两部电影的气质和叙事节奏基本一样,上一部IMF小组遭遇重创,团队分崩离析,伊森虽然拿到钥匙,但想消灭“智体”仍是要继续搏命冒险,于是就有了这一部的上天入海。<
/p>
但《碟中谍8》和上一部一样,前面的“前戏”实在太长了,以及到了片名折射出来的“终章”,想讲的、想回顾和致敬的有点多,所以《碟中谍8》近3个小时的片长,前面有一个半小时都是铺垫、文戏、信息量非常大的对话。
这就给部分观众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果对系列不熟悉,或者前面就没耐心、没能入戏,整个九十分钟就都跟不上节奏和剧情了,睡觉和如坐针毡选一个吧!
而且,整个《碟中谍》系列都是走写实路线,坚持真实的特技、几乎全程实拍,包括这一部里阿汤哥的高空扒飞机,尽管实拍确实过瘾、刺激,但架不住前面已经拍了8部,阿汤哥的血肉之身是有局限性的,他再怎么咬紧牙关拼命,也就做到这种程度了,难免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可不像漫威超英大片那样,有电脑特效辅佐,能够突破想象力、贡献新花样。
所以《碟中谍8》就陷入了文戏太长稍显沉闷、动作特效难有突破似曾相识的尴尬境地。
整个《碟中谍》系列在国内票房从来就没有“爆”过,这次也一样,而且,相比系列前作,很显然《碟中谍8》更挑剔观众、打情怀牌拉情怀分,仅“合用于”以下三类观众,大家可以对号入座,如果不属于这三类观众,就不建议买票观看了,毕竟一张票大几十,何必花钱找罪受?
第一类:《碟中谍》系列铁粉这一类观众就不用多说了,在系列的陪伴下成长,和阿汤哥亲如一家人,如今要告别了,无论如何都要去送一下啊!何况情怀拉满了。
第二类:特技动作爱好者90分钟的铺垫听起来让人很难过,毕竟没多少人愿意花钱听这些老外叨叨个没完。但换个角度想,
不是即是还有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是动作戏?上天、入海、拆核弹,成龙年轻的时候也没玩这么大吧?更何况成龙都老了打不动了,放眼全球,能把特技拍这么好、而且坚持实拍的只此一家,看一部正常100多分钟的动作片,里面的动作特技也没有90分钟这么长吧?
所以《碟中谍8》哪怕铺垫多点仍是足够良心,毕竟大场面给你铺的够多了,对于特技动作爱好者,绝对值回票价,看IMAX都值。
第三类:电影发烧友和电影从业者“发烧友”这里指的不是影迷(毕竟喜欢特吕弗新浪潮阿莫多瓦的影迷会对这类商业大片不屑一顾),而是追求视听极致体验的发烧友,能完全区分杜比影院、Cinity、IMAX之间的区别,甚至对IMAX激光和IMAXGT都如数家珍的人。
现在好莱坞大片越来越少了,进来的超英电影也味同嚼蜡——比如《美国队长4》。看了下电影推介会上几大片商亮出的片单,在《碟中谍8》之后,真正能享受极致视听体验的就只有年底的《阿凡达3》。虽然《碟中谍8》的“IMAX特制拍摄”是个噱头,但电影的确用了经过IMAX认证的摄影机,仍是值得在IMAX上体验一下的。
如果是以上三类人,就毫不犹豫的买票看,现在预售期间还有优惠;如果不是,那劝你就别浪费钱了,反正用不了多久就会上流媒体,到时不花钱会看的更香。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