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相貌平平,却总演央视大剧,还能搭档李幼斌,马藜到底什么来头? >> 正文
在这个流量明星抢镜头的年代,有个相貌平平的女演员,默默无闻地在央视的黄金时间档站稳了脚跟。
她14岁就开始演戏,跟李幼斌这样的资深演员合作过,在《远方的山楂树》、《阳光之下》等很多央视热播剧里挑过大梁,可大家常常只记得她演的角色,却想不起她叫马藜。
长相不出众,也没大财团捧红,这位来自辽宁大连的姑娘,到底是怎么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里站稳脚跟二十年的呢?
【从舞蹈室到片场】1989年生的马藜,小时候在大连艺校的舞蹈室里,满脑子都是汗水和疼痛的记忆。每天得练六个小时的芭蕾基本功,脚上的冻疮在缎面舞鞋里又烂又长好,可这些身体上的难受,她都不怕,她最怕的是没法在舞台灯光下跳舞。
在她18岁那年秋天的一个深夜里,一次跳跃不慎导致她右脚踝严重骨折,医生告诉她“韧带撕裂无法恢复”,那时,绷带里渗出的不仅是鲜血,还有她十二年舞蹈梦想的破碎。
在医院的长廊上,命运突然来了个大转弯。住院的日子里,她把从路边摊买来的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翻得破破烂烂,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三年前中戏面试落榜时,考官说过的话:真正的才能,得靠命运的安排才能展现。
那时候,躺在病床上的小姑娘压根没想到,自己那个破碎的跳舞梦想,会悄悄地把她领向人生的另一个新天地。
2003年的时候,《琴声暖洋洋》这个剧组跑到大连去挑选演员,结果副导演在艺校的更衣室里,碰巧撞见了正贴着药膏练习台词的马藜。
在镜头前面,这个从没演过戏的女孩,靠着舞蹈生那种对身体出色的掌控,把角色刚到城里那种不自在表现得特别自然。
手不自觉地揪着衣服边角,脚尖老往里拐,就连被男主角不小心撞得踉跄那几步,都像是在跳芭蕾似的。14岁的她,就这么误打误撞进了演艺圈,虽然片酬只有600元,但她却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在2009年拍摄《沧海》的时候,20岁的马藜遇到了她事业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当她扮演的渔家姑娘小齐和李幼斌老师演对手戏,没想到李老师一个即兴的转身,把原本安排好的走位都给搅乱了。
导演正准备在监视器前喊“卡”,没想到马藜一把甩开手里的渔网,借着走路歪歪扭扭的样子,让渔网绳子不经意间缠上了对方的裤腿。这一突发的动作,不但巧妙化解了场上的尴尬,还让人物那份憨厚里的聪明劲儿显露无遗。
干完活后,李幼斌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说:“小姑娘,你捕鱼的技术比那些老渔民还厉害呢,这场戏里你可是偷偷学到了不少绝活儿,这都是马藜的‘秘密武器’啊。”
她总是剧组里来得最早的那一个,拿着军用水壶给每位老戏骨倒茶,其实是想瞅瞅他们早晨练嗓子的样子。拍戏休息时,她就蹲在监视器前面,一帧一帧地琢磨大家的微表情,笔记本上写得满满当当,比如“李老师生气时,右边眉毛比左边挑起2毫米”,“尤勇老师在发火前,嘴唇得抿三下呢”。
有场戏要求她演出被日军追到没路可逃时的眼神,她就对着镜子,把辣椒水滴在手指头上,每次眨眼都用这辣手指抹抹眼角,硬是这样练成了不用眼药水也能立马眼眶红红的本事。
她对工作的钻研到了入迷的地步,这让“演技超赞”成了她在圈里的代名词。拍2017年的《你好,旧时光》时,还没结婚生子的她,为了演活单亲妈妈的角色,连着半个月都守在小学门口观察。
她发现妈妈的手总是停不下来,帮孩子整理衣服时,小拇指会轻轻搭在孩子脖子上,递零食前一定会先吹几下,生怕烫着,就连吵架时,拉围巾的动作也显得那么有分寸。
当这些细微之处融入到表演里,导演沙漠在监视器后面一眼就相中了,当即决定,周周妈妈的角色就定她了。
【相貌平平却闯出一番天地】现在大家都喜欢尖下巴的脸型,马藜的圆脸就显得有点“不合群”。有一次试镜,导演直接在大家面前说,把她的脸放到人群里根本认不出来。
她把不利变成了亮点,自己创造了一套“快速换脸技巧”,眼皮轻轻跳动表示犹豫,脸颊肌肉上扬显得果断,就连嘴角边的纹路都精心设计,能表达出三种不同的情绪深度。
在2020年的电视剧《远方的山楂树》中,她扮演的知青蒋欣童,从18岁的青春年华一直演到中年时期。她通过嘴角微微上扬的角度,就巧妙地展现了少女时期的纯真可爱和成为母亲后的成熟稳重。笑起来时,露出八颗牙齿,那是未经世事、甜甜蜜蜜的模样;而到后来,抿嘴时右边嘴角多出的那0.5毫米细纹,悄悄透露出了岁月带来的不易和苦涩。
她挑戏挺有妙招,大家都夸她的“三分法”做得好。她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和演技派前辈一起演戏,偷偷学习;三分之一是尝试和自己平时不一样的角色,让戏路更广;还有三分之一是拍正剧,这样能在央视常露脸。
拍《灿烂的季节》那会儿,为了演活机械厂的女工人,她跑到东北零下20度的车间,跟着老师傅一步步学开铣床。手上被铁屑割了十几个口子,血流不止,但她还是咬牙坚持真刀真枪地拍。
她没要道具组准备的做旧工作服,说真正的工人袖口磨破的地方都在小臂里面,道具组却做在了外面。她这种对细节的死磕,让剧组里的人都有点怕她,称她为“细节专家”。
听说现在短视频平台的观众耐心就只有7.2秒了,可马藜演的角色却在央视收视榜上厉害得很,连着17天都有很多人一直看下去。
在《故乡的泥土》这部剧里,她演了一个叫杨春雪的农村妇女,在包产到户的大会上,她有一段5分钟的心里话。她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掉眼泪,就是用手指关节敲桌子的声音,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就把改革时候那种心里不定和下定决心的感觉,表现得特别真实深刻。
拍这部戏之前,她跑到河北的农村,跟村民们一起生活了整整三个月。这期间,她不仅学会了用稻草编篮子,还学会了用当地的方言吵架,就连缝鞋底的手艺,针脚之间的距离,也跟那些农村妇女做得一模一样。
【结语】现在35岁的马藜,每年还是坚持拍2到3部戏,不靠热搜,也不炒绯闻。她用二十年的经历告诉大家,在娱乐圈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有人靠颜值红极一时,有人靠流量一路飙升,但真正能长久被人记住的,总是那些愿意做“实在演员”、深挖每个角色内涵的人。
就像她在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纪念册上留言说的那样,演员的路,总是在扮演下一个角色的生活中继续前行。
可能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谓的“背景”,其实就是把人家玩手机的时间,都用来在监控器前一遍遍回看了。
马藜——来自百科的知识介绍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