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李沐宸吐槽长剧片酬,曾志伟批评她过于爱钱、李诚儒怒斥缺心眼 >> 正文

李沐宸吐槽长剧片酬,曾志伟批评她过于爱钱、李诚儒怒斥缺心眼

发布时间:2025-05-28 17:17:06 来源:八卦小窝

2025年5月25日,短剧演员李沐宸在综艺《无限超越班》中的一段发言,将影视行业的深层矛盾推至台前。她直言不讳地指出:“若没有能展现我所有优势的‘天选角色’,绝不会回归长剧市场。”这番言论不仅揭开演员群体的生存焦虑,更折射出长剧市场在行业剧变下面临的结构性危机。

李沐宸的演艺生涯曾与长剧深度绑定。2021年《司藤》中“沈银灯”的惊艳亮相,2022年《梦华录》里“葛招娣”的灵动演绎,均展现了她驾驭复杂角色的能力。然而自2023年起,她毅然转向短剧赛道,主演的《招惹》《执笔》等作品以“分账超2000万”“单剧片酬百万”的成绩,成为短剧领域的“S级女演员”。这种转型背后,是长剧市场对腰部演员的残酷挤压:一年内收到的长剧邀约多为片酬低廉的配角,角色适配度低至“连等待拍摄的时间成本都无法覆盖。

李沐宸揭露的片酬差异极具代表性。据其透露,同等级角色在长剧中的报价仅为中剧的1/3至1/2,这种落差源于长剧制作模式的固有顽疾:动辄数亿的长剧投资中,流量明星片酬占比常超50%,导致配角预算被严重压缩;平台降本增效下,制片方更倾向选择“性价比高”的新人,而非有演技但需合理报酬的成熟演员;长达数月的拍摄周期与不确定的播出效果,使演员实际时薪远低于短剧。

短剧的爆发式增长正在改写游戏规则。对演员而言,这意味着短剧“一周拍摄、一月上线”的节奏,使李沐宸这类演员实现“每年6-8部作品”的高频曝光;头部短剧演员可通过流量分账获得远超长剧固定片酬的收益,《执笔》的成功即证明这种模式的爆发力;短剧更灵活的选角机制,让演员得以拒绝“工具人”角色,选择与自身特质契合的人物。

李沐宸的选择遭到导师曾志伟“过于爱钱”、李诚儒“缺心眼”的批评,这种争议本质是行业新旧观念的碰撞:传统派认为演员应“为艺术牺牲”,接受长剧的镀金价值;现实派则指出短剧为演员提供了“及时兑现演技价值”的通道。

这场由李沐宸引发的讨论,最终指向一个核心命题:当短剧用真金白银证明“演技可量化”,长剧市场是否还能继续用“艺术理想”的道德绑架来掩盖分配不公?行业的未来,或许就藏在每个演员“用脚投票”的选择中。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