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6月30日讯在山东潍坊的乡野间,胶济铁路岞山火车站如同一位被岁月遗忘的老者,历经120多年风雨,从德日殖民时期的动荡,到革命年代的烽火,再到改革开放的繁荣,见证无数历史变迁。
世纪之交胶济铁路改线后,岞山火车站站房失修,设施荒废杂草丛生、破败不堪,铁路文物面临损毁灭失风险。然而,经过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岞山街道、青岛铁路运输检察院与中铁济南局集团传媒部门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一场守护历史文脉、保护铁路文物安全的攻坚战就此打响,让这座百年老站重焕生机。
主动作为,街道开启“救援修复”之路
具有百年沧桑的胶济铁路,是齐鲁大地上首条铁路,也是中国铁路发展史的缩影,它不仅是贯通山东腹地的交通干线,还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2018年1月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始建于1901年的岞山站是原胶济铁路的中间站,占地面积约56亩,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文物保护范围包括德日建造的水塔、铁路轨道、铁路票房、车站站台和候车大厅。岞山站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山东省内第一个铁路站房党支部,这里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见证德日侵略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当世纪之交胶济铁路改线,岞山火车站在时光中逐渐凋零,岞山街道主动扛起属地管辖守护责任。
时任潍坊市峡山区岞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振军在调研中发现,岞山火车站在废弃后的30多年里,陷入了无人管理的困境,以致建筑破败、垃圾遍地、私搭乱建,特别是废弃的那座横跨在街道主干道的铁路涵洞危桥摇摇欲坠,安全隐患突出,曾经辉煌的老站变得衰败杂乱,令人痛心。那年初春,街道工作人员拿着老站修复效果图,深入村民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老哥,以后这儿是网红打卡地,您在周边摆个煎饼摊不比养猪强得多?”用真诚的话语打动村民,赢得配合。
在文物修复经费申请上,街道更是展现出执着与坚持。隆冬的一天,刘振军裹着军大衣,怀揣被雪水浸皱的火车站老照片,在省文物局门口一等就是3天。为佐证老站的革命历史,工作人员在暴雨夜打着手电筒,深入杂草丛生的职工宿舍遗址,扒开荆棘,找到了刻有“1927”字样的青砖残片,让《岞山站文物价值评估报告》更具说服力。面对铁路部门与地方的土地管辖争议,他们在烈日下反复勘界,还拉着铁路退休老职工、村民代表,用老站留存的民国货运单据等实物,唤醒大家的共同记忆,推动产权问题解决。
公益诉讼,检察担当守护历史文脉
刘振军时刻惦记着火车站文物的保护修复和开发,他通过在济南工作的峡山籍老乡的引荐,了解到山东省检察机关近年来通过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对国有文物保护的巨大成效后,他连夜亲自写下“求救信”,迫切寻求山东省检察机关对岞山火车站的保护和拯救。
2019年8月,青岛铁路运输检察院接到山东省人民检察院铁路运输分院移交的岞山站文物保护线索。面对这块“烫手山芋”,该院时任检察长徐荣初在动员会上坚定表示:“这次文物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必须齐心协力,彻底解决这个难题!”
青岛铁路运输检察院迅速组织开展“硬核调研”。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岞山站存在文物监管盲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一珍贵文物未得到有效保护,侵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2019年9月,该案层报上级院指定管辖后启动立案程序,制定《关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岞山火车站公益受损办案工作预案》。
2019年9月12日,青岛铁路运输检察院依法向属地区行政监管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加设文物标识牌和消防设施,清理违建,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将火车站长效保护工作落地落实。
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监管机关迅速整改,制作规范的文物保护标识牌,增设消防设施和监控设备,清理违建并启动省级文保资金落实程序。
2019年11月8日,青岛铁路运输检察院收到检察建议“回复函”。同年12月,通过实地查看、评估检测等方式跟进监督,确认岞山火车站已得到有效保护,且行政监管机关同步启动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申请。
协同配合,多方联动共促老站新生
百年岞山火车站的保护新生之路,在于属地方、检察机关、铁路部门的共同努力。
时任中铁济南局集团传媒部门负责人张永刚表示,接手此项工作后,尽管面临跨部门“各管一段”业务衔接不畅等困难,但积极与地方沟通协调,与岞山街道会签了《文物修缮保护合作开发协议》,正式将文物建筑的修缮保护权移交给岞山街道,进一步明确铁路持有产权,地方负责经营管理,共同打造“胶济铁路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这一合作被列为胶济铁路历史上首个地、铁联合保护开发的示范性案例。
在涵洞危桥拆除工作中,青岛铁路运输检察院主动与岞山街道、铁路单位对接,安排专业人员作业,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利用“退役”的两列绿皮火车策划文旅项目,目前已完成站房、德日建筑群的一、二期修缮,德式建筑物水塔墙体的弹痕等战争遗迹作为历史见证被保留。岞山街道利用旧站轨道铺设绿皮火车展区,配套建设文化广场、艺术创作空间,承办了“齐风鲁韵”美术写生活动,成为当地文旅新地标。
“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岞山火车站的修缮保护工作稳步推进。从清理违建、拆除危桥、修复文物建筑、建设主题公园……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刘振军对笔者说。如今,曾经摇摇欲坠的涵洞危桥已拆除;德式建筑水塔装上暖黄色射灯,夜晚如灯塔般温暖;老票房变身为铁路博物馆,两列“退役”绿皮火车成为独特的风景,站房修缮已完成,主题公园初具规模。修复过程中,从铁轨缝隙挖出刻有“1912·青岛”的老怀表,在日本领事馆阁楼夹层发现泛黄贸易账本等历史遗物,吸引众多游客探寻历史足迹。
周末的站台上,年轻人在绿皮火车头前拍照“打卡”,老人们带着孙辈聆听“红色故事会”,周边楼盘也因老站热度房价攀升。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新建表示,岞山火车站的涅槃重生,是属地党委政府用心用情执着坚守、山东省检察机关扎实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能、铁路单位通力协作的成果,是法治力量、基层治理与企业担当共同守护历史文脉的生动写照。目前,岞山火车站已纳入山东省“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通过主题公园活化工业遗产,并以此推动乡村振兴。此案作为山东省检察机关成功守护百年胶济铁路的首例样板案例,为全国铁路文物保护提供了成功范例。(作者:卢金增杨磊)
责任编辑:赵岳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