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白玉兰视后角逐,宋佳凭张桂梅折桂,刘亦菲缺席引热议 >> 正文
今年白玉兰最佳女主角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超往年。5位提名女演员,各个都是演技与口碑兼备,在一番激烈角逐后,“视后”桂冠最终花落宋佳。而此前备受瞩目的刘亦菲,不仅与奖项失之交臂,连颁奖现场都未现身。其实,刘亦菲无缘视后的缘由,早在提名名单的一处细节中,就已初见端倪,金星曾说过的话,如今看来,确实不无道理。
在获奖结果公布前,看着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名单,不少观众都深感欣慰。这5位女演员,每人都手握爆款剧集,实力强劲,似乎谁都有摘得“白玉兰视后”的可能。杨紫的《国色芳华》播出时收视率爆棚,助力芒果台跃居“四大平台之首”,平台甚至尊称杨紫为“紫皇”“紫太后”。刘亦菲的《玫瑰的故事》,凭借一己之力带火黄玫瑰,她与哈尔滨冰封黄玫瑰的互动,更是火到央视。而马伊琍、宋佳、闫妮,这些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演技早已炉火纯青,是业内公认的实力派。
最终,主持人宣布“白玉兰最佳女主角的获得者是——宋佳”,这一结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宋佳在《山花烂漫时》中饰演的“张桂梅”,让更多观众认识了这位杰出女性。华坪女子高中的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字字铿锵,直击人心。张桂梅校长深刻践行着“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邀请宋佳饰演张桂梅,无疑是明智之举。宋佳在剧中的扮相堪称一绝,让人恍惚间以为张桂梅校长本人穿越到了屏幕里。
她对角色灵魂的深度挖掘与精准演绎,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宋佳自己也坦言:“光靠演技拿不下这个角色,她内心的无私和伟大太难演了。”但最终呈现的效果有目共睹,她成功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演出了张桂梅的形与神,让这个人物以一种永不磨灭的方式“永生”。电视剧播出后,宋佳和《山花烂漫时》剧组回到华坪女高,张桂梅感慨地说:“因为你们确实接地气,知道百姓的生活,你们是属于百姓的作家,百姓的导演,百姓的演员。”这无疑是对宋佳实力的充分认可。宋佳在颁奖台上的获奖感言,更是让无数人感叹她实至名归:“我们选择站在这里,不是因为我们多么年轻漂亮,而是因为我们有能力成就一个角色。”
然而,在为宋佳响起的掌声背后,却隐藏着刘亦菲的“遗憾”。6月27日晚的白玉兰红毯上,《玫瑰的故事》主创团队人手一枝黄玫瑰,眼尖的人却发现女主角刘亦菲不在,“黄玫瑰”队伍中少了关键的那一朵。此前,白玉兰提名晚宴和lv大秀撞时间,刘亦菲果断选择前者,足以见她对白玉兰的重视,可为何正式颁奖典礼却缺席呢?一时间,网友们议论纷纷,猜测不断。
粉丝认为刘亦菲提前知晓自己不会获奖,所以不去颁奖典礼是“铁骨铮铮”的体现。但不少路人却觉得,刘亦菲并非有傲骨,而是因没获奖“破防”了。同为最佳女主候选人,杨紫获奖概率其实也不高,无论是年龄资质,还是作品深度,都比不上宋佳、闫妮和马伊琍,大概率也是“陪跑”。但杨紫仍然大方出席,在宋佳获奖时衷心鼓掌。如此对比,刘亦菲的缺席就显得不太合适,甚至有网友嘲讽她“最在乎,输不起”。对于粉丝所称的“有傲骨”,部分网友回怼:“傲什么傲,演技也没到非得不可的地步,事先决定好不去OK,到跟前了不去了,把人都得罪光了,别混内娱了。”宋佳最终摘得桂冠,被网友评价为“白玉兰才是铁骨铮铮”。
其实,无论刘亦菲是因行程冲突,还是其他原因缺席,她无缘视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早已藏在提名名单的那行小字中。5位提名女演员中,唯独刘亦菲那行标着“美国”两个小字。回顾白玉兰历年获奖名单,国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1988年第二届白玉兰奖设立电视剧相关奖项至今,共颁发过29次最佳男女主奖项。以2007年第十三届白玉兰奖为界,在第2届至第12届中,最佳男女主获得者中有15位外籍演员,占比达60%。但从第13届开始,获奖者中再无外籍演员。虽说白玉兰奖未明确规定参评者必须是中国国籍,但多年评奖结果似乎暗示着什么。
事实上,这并非刘亦菲第一次因国籍问题错失大奖,去年她凭借《去有风的地方》《梦华录》入围金鹰奖第一轮评选,第二轮却因国籍被取消资格。这次再度错失白玉兰大奖,国籍也许不是唯一原因,但大概率是重要因素。金星曾在节目中谈及明星国籍问题:“你加入了外籍,就表示这已经不是你的国家了,你已经放弃了这个国家的公民权。”对于刘亦菲来说,我们不否认她的优秀,但国籍问题或许会是她评奖路上的一大“阻碍”。
白玉兰视后之争已落下帷幕,宋佳凭借“张桂梅”一角实至名归,而呼声颇高的刘亦菲却因国籍问题再次落选。这场看似单纯的演技较量背后,隐藏着内娱奖项评选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维度。就像张桂梅的故事需要“根在中国的讲述者”,奖项背后不仅是演技的比拼,更是文化认同的筛选。刘亦菲的“缺席”,或许只是行业规则下的一次选择。下次,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你觉得国籍因素在奖项评选中应占多大比重呢?
#图文打卡计划#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