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帕米尔高原的康复之歌——记援疆医生范文的仁心与坚守 >> 正文
鲁网7月1日讯在帕米尔高原的喀什地区维吾尔医医院康复二科,一个令人动容的场景正在上演,患者梁先生紧紧握住范文的手,颤颤巍巍地迈出了卧床三年后的第一步。泪水瞬间滑落,在他绽放笑容的脸上肆意流淌。一旁的维吾尔族治疗师与汉族医生们纷纷鼓掌祝贺,这温馨的一幕成为了帕米尔高原上民族团结最生动的注脚。
欢送第十一批援疆医疗队(左四为范文)
山东省第十一批援疆医疗队成员、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康复科专家范文,已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维吾尔医医院投身援疆工作一年多。自2023年11月踏上援疆之路起,他始终将“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这“援疆三问”铭记于心,并用实际行动温暖了无数患者的心灵。
生命重启的奇迹时刻
在医院的康复大厅里,说话、吃饭、走路这些平日里再简单不过的行为,对于梁先生而言却曾是难以逾越的鸿沟。2021年,梁先生因高血压性脑出血接受保守治疗,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吞咽困难、言语不清、肢体瘫痪等严重后遗症接踵而至,他甚至面临着“可能终生无法行走”的诊断。“从那天起,站起来就成了他最大的奢望。”梁先生的妻子回忆道。就在一家人陷入绝望之时,援疆医疗队的范文出现了,为他们带来了转机。范医生为梁先生量身定制了阶段性康复方案。
在康复二科,梁先生在范文的指导下,从进食、翻身、起坐到重新站立行走,每一步康复治疗带来的身体变化,都重新点燃了他和家人对健康生活的希望。“我们要进行康复评定,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长短期康复目标。近期目标是让患者完成站立步行,远期目标是实现生活自理。”范文的承诺坚定而有力。通过系统的治疗,包括反复进行阶段性康复训练、患侧肢体力量训练、坐站姿平衡训练,以及借助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四肢联动等训练器械的辅助,梁先生的手渐渐有了力气,能够与人握手,说话也比发病时清晰了许多。入院一个月后,他从站立到双杠内行走,再到借助拐杖行走,从翻身、起坐到重新站立行走,康复治疗带来的显著成效,让梁先生和家人看到了新的曙光。
梁先生及家属向范文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送上锦旗
从输血到造血的模式创新
这样的康复奇迹在喀什地区维吾尔医医院康复二科并非个例。作为援疆医生,范文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更带来了康复理念的革新。他告诉记者:“真正的医疗援疆不能像候鸟一样只是短暂帮扶,而是要在帕米尔高原上筑起永不干涸的生命之泉。”为此,他带领科室建立了标准化康复评估体系,引进了先进的治疗技术,并打造了“阶梯式”传帮带培养机制,全方位提升当地的康复医疗水平。“医疗援疆不仅要满足当下的医疗需求,更重要的是增强受援医院的自我造血功能,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队伍。”范文的这番话,道出了援疆工作的核心目标。
康复后的患者送上锦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范文实施了“阶梯式”传帮带,创新推出“三个半年”模式,致力于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在第一个半年,帮扶专家以“我做你看”为主,亲自示范操作并详细讲解要点,将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核心技术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到了第二个半年,模式转变为“你做我看”,专家放手让当地骨干康复治疗师在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及时纠正错误、解答疑惑,着重强化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而第三个半年,则实现了“独立操作,我来督导”的跨越,骨干康复治疗师在专家的监督下能够独立承担主要工作,专家则转变为质量把控者和难点支持者,确保所学技术能够扎实落地。
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三个半年”模式,有效解决了以往帮扶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技术断层”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当地骨干医护人员的独立诊疗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受援地医疗水平的可持续提升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惠及基层的创新实践。
范文带队查房中
帕米尔高原的康复新篇
当援疆医生将技术的种子播撒在新疆大地,本地的医疗力量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范文在完成日常繁重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下乡义诊活动。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沙漫天,只要有义诊活动,他总是风雨无阻。在义诊现场,他认真为需要康复的患者诊治,提供专业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内地先进的医疗诊治技术。这一举措不仅为患者解除了病痛,还提高了援疆医疗队的品牌知名度,树立了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援疆医疗人员的良好形象,切实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健康福祉,受到了喀什地区群众的一致赞誉。
在帕米尔高原义诊
从齐鲁沃野到西域边陲,这场横跨万里的医疗援疆实践,正以润物无声的力量重构边疆地区的健康图景。当患者重获行走的力量,当更多生命在专业守护下重焕光彩,援疆医疗团队的仁心与智慧,已在帕米尔高原的雪域之上,绽放成守护生命的璀璨星河,那是跨越地域的医者担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注脚,更是用专业与大爱在边疆大地上镌刻的生命赞歌。(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单虎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