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从消费“堵点”到民生“亮点”,薛城区市场监管局书写消费环境的“民生答卷” >> 正文

从消费“堵点”到民生“亮点”,薛城区市场监管局书写消费环境的“民生答卷”

发布时间:2025-07-01 18:03:38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李可欣枣庄报道

6月27日,枣庄市薛城区政府新闻办举行“优化环境促消费服务群众惠民生”新闻发布会。薛城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伦,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令华,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褚宏静,区市场监管综合事务中心副主任戴斌,就市场监管领域优化消费环境有关工作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张玉伦指出,优化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激发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高品质生活的有力支撑。今年以来,薛城区市场监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有力指导下,主动顺应消费者需求,积极回应消费者呼声,深入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全力营造诚信、公平、便捷、安全的消费环境。

一是破解消费痛点,严守消费安全底线。始终践行“监管为民”理念,将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作为优化消费环境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米面油、肉蛋奶等重点食品,开展各类抽检1000余批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市场监管领域群腐问题集中整治,扎实办好群众身边具体实事,重拳整治校园食品安全、殡葬领域价格收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办案件30余起。节假日期间,深入万达广场、活力湾欢乐世界、古路街夜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对在用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压力容器等开展监督检查,下达监察指令,督促经营使用单位履行消费场所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义务,全力护航消费安全。

二是强化综合治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保障,专题学习《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认真执行公平竞争审查抽查“三项制度”,梯次运用督促整改、约谈、提醒敦促、行政建议等措施,督促整改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内容的政策文件,坚决杜绝妨碍公平竞争的措施做法。持续强化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有效纠治价格违法、侵权假冒、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乱象,严厉打击民用“三表”计量不准确、收费不规范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三是多元化解纠纷,提升消费维权质效。充分发挥“小个专”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履行消费者权益保障义务,建立市级个体私营党建联系点4家,区所共建个体私营党建联系点8家。强化消费维权与行政调解、司法保护衔接,与12地签订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家。指导恒太城、万达商场等大型综合体建立消费快速处理机制,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完善处理流程,推动一般性消费纠纷即时办结。推行“快速响应、快速处理”的工作模式,缩短消费投诉行政调解时限,加大“诉转案”力度,不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四是注重标杆带动,共筑满意消费环境。联合15家单位在银座商城等7地举办“提振消费信心,共筑满意消费”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咨询答疑、辨识伪劣产品等方式,普及消费知识、增强消费信心,促进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整体效能提升。鼓励银座商城等线下实体店承诺7天无理由退换货、主动公开并履行对消费者更优的承诺,保障消费者购物“后悔权”,改善消费体验。引导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参加“新春季·放心购”优惠让利活动,明示暖心承诺,激发消费热情。聚焦消费品和生活服务等民生领域,大力推行有机产品、绿色产品等高端品质认证,持续引领消费向高端优质升级。

下一步,薛城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按照“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部署要求,以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五大行动为牵引,坚持“监管力度”与“服务温度”并重,打好优化消费环境、提升维权效能、激发消费潜能“组合拳”,助力提振消费信心、激发经济活力,促进高品质消费、高质量维权、高水平共治,切实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闻伴读

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记者:食品安全是民生之基,也是提振消费信心的关键。据悉,“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食品安全专项抽检已被列入薛城区2025年惠民实事,请问该项工作具体是如何开展的?

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褚宏静:近年来,薛城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强烈关切,聚焦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三大关键环节,积极开展“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食品安全专项抽检活动,有效提升了监管的靶向性与群众的获得感。

一是问需于民,精准聚焦“点”的需求。“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搭建了社会公众与监管部门沟通的桥梁,让消费者反映自己关心、希望部门抽检的食品。线上,利用总局“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二维码收集调查问卷,邀请群众票选最关心的食品类别、消费场所;线下,在超市、农贸市场、社区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置宣传点,面对面收集群众诉求。根据投票结果确定抽检重点,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二是靶向发力,扎实推进“检”的工作。依据群众点选结果,精心制定抽检计划,突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校园周边、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突出农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等重点指标,重点抽取风险程度高、合格率较低及消费量较大、近年来监管工作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食品品种,确保抽检过程规范、覆盖全面、重点突出。上半年,共完成食品安全检测、专项抽检1000余批次。

三是闭环处置,持续强化“惠”的实效。通过区政府网站及时向社会发布抽检的总体情况、合格产品信息以及不合格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名称、标称生产者/经营者名称、不合格项目等),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立即启动核查处置程序,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立案查处并公开处理结果,形成有效震慑。同时,结合抽检结果及处罚信息发布,适时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以“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为重要抓手,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民用”三表计量和收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请问,在刚才提到的专项整治行动中,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令华:民用“三表”是重要的民生计量器具,其量值的准确性、性能的可靠性及收费的规范性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今年以来,薛城区市场监管局聚焦民生关切,强化计量保障,积极推进民用“三表”计量和收费问题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全面摸排信息,夯实靶向监管基础。组织精干力量对辖区在用民用“三表”生产、使用和检定单位进行深入排查摸底,全面掌握相关单位计量器具基本信息,建立覆盖全区的民用“三表”动态管理台账,实现“底数清、状态明”。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民用“三表”经营单位5家;在用电表248563块、燃气表总数149306块、水表113549块;2025年到期轮换电表569块、水表1200块、燃气表7739块。

二是多元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邀请市局有关科室就整治要求进行安排部署,对民用“三表”经营单位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发放提醒告诫函,督促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合格计量器具和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联合枣庄供电、晟润供水、海乐燃气等单位开展5.20“世界计量日”宣传,发放宣传资料、接受计量咨询,普及“民用三表”计量知识及法律法规,积极营造“人人关注计量、人人受益计量”的良好氛围。

三是严格监督检查,确保整治工作实效。制发专项整治方案,将民用“三表”计量纳入年度计量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内容,严查在用表具是否进行首次检定、是否存在擅自改动或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进行计量作弊、价外加价、自立项目收费等违法行为。组织开展民用“三表”经营单位全覆盖检查,随机抽取待安装民用水表10块、燃气表12块、电表10块送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复查复检,经检定全部合格。

民生无小事,“三表”系民心。下一步,薛城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大对民用“三表”的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民用“三表”计量和收费违法行为,确保计量器具准确、性能可靠、收费规范,促进市场消费环境持续优化,推动民生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

记者:请问在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中,市场监管部门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哪些工作举措?

区市场监管综合事务中心副主任戴斌: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是市场监管部门守护群众利益、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职责所在。下一步,区市场监管综合事务中心将按照三年行动方案要求,重点采取以下举措。

一是“监管筑基”筑牢消费安全防线。深化市场监管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重点抓好4个专项整治项目,集中推进4件具体实事;持续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及反垄断专项执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强化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检与执法检查,让人民群众在市场监管执法中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品质领航”提升消费供给质量。深化品牌标准提升,开展走访调研,宣传相关政策,筛选优质企业建立梯次培育库动,帮扶争创“好品山东”品牌,引导参加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组织企业开展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创建并完成验收,推动新增团体标准或行业标准2件。

三是“共育共建”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扩大放心消费单元覆盖面,培育放心消费集聚区,鼓励实体店承诺无理由退换货,推动完善先行赔付制度,通过典型引领带动全域提升。举办美妆节、器械展销会,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提供试用体验。强化消费纠纷行政调解,加强部门协同、执法联动,动态发布消费警示,提升投诉举报处置效率。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