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袁哥,靠谱!”——黔东南州公安局袁成驻村纪实 >> 正文
多彩贵州网讯清晨六点,薄雾未散的三穗县平关村山间小路上,一个身影已匆匆前行,揣着那本边角磨得发亮、内页泛黄的红皮记事本,又开始了一天的走访,他就是前不久前荣获“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称号的袁成。两年来,这样的场景在平关村不断上演,这位来自黔东南州公安局的驻村工作队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书写担当,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温暖而动人的故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袁哥,你又来啦!”村民们远远瞧见袁成,脸上满是亲切的笑容。杨有树(化名)站在自家门口,主动向袁成招手。曾经,杨有树因父亲离世而精神受创,常常情绪失控。袁成得知后,三天两头往他家跑,陪他唠家常,耐心倾听他的烦恼,还多方奔走为他办理了残疾证。如今,杨有树精神状态好了许多,生活也逐渐步入正轨。
“情系百姓办实事,为民服务暖人心”,在平关村村委办公室里,一面鲜红的锦旗熠熠生辉。这是脱贫户龙梨花(化名)夫妇送的,他们在将锦旗送到袁成手中时,眼眶泛红:“有你们真情地帮助,为我落了户口,还解决了政策待遇,心里真踏实!”原来,龙梨花因各种原因一直未将户口迁入当地,无法享受医保、养老金等政策。袁成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几经周折,终于帮她办妥了户口迁移和养老金手续。
为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袁成积极奔走。通过努力,篮球架、健身器材等物资运进了平关村文化广场,每到傍晚,这里便热闹非凡,村民们健身、休闲,欢声笑语不断;他还积极向单位争取2万元资金,为村里建了一座便民桥,村民出行不再困难;协调州、县相关部门支持,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搬进了村委办公室,村级办公条件焕然一新。
爱心护成长,守护向阳花
为丰富村里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2023年8月,袁成联系县里单位,组织了“童心向阳?快乐成长”志愿者服务活动。60余名留守儿童齐聚一堂,玩运气球、桃花朵朵开、赶猪跑、无敌风火轮等游戏,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玩乐中学习、成长。
2024年元旦假期,袁成邀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志愿者,手把手教孩子们剪窗花、写春联、包饺子。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开心的笑声,让孩子们的元旦节充满了浓浓的温情。
在走访入户过程中,一些老人向袁成反映:“孩子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孩子作业没人指导,希望有人能帮忙辅导。”于是他用农家书屋作为平常学生们集体写作业的场地,由他负责辅导学生们课后作业。
夜幕降临,农家书屋里,袁成的身影忙碌地穿梭在孩子们中间,耐心地辅导功课、检查作业。“袁叔叔,这道题我不会。”“别急,我给你讲讲……”这样的对话,每晚都在农家书屋响起。两年来,他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200余人次,许多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进步。村民黄石军(化名)带着孙女的奖状来到村委会,激动地对袁成说:“袁兄弟,我孙孙在学习上有了很大进步,在期末考试中还得了一张奖状,谢谢你!”
危难显身手,冲锋在前头
“小袁,我摔倒在田坎上,起不来了……”2023年7月的一天,该村上平关组的张竖琴(化名)在田间劳作时,因天气炎热突然摔倒,她第一时间拨通了袁成的电话。袁成立即与村“两委”成员赶往现场,将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因抢救及时,张竖琴转危为安。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袁哥,靠谱!”
2024年6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袭击了平关村。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房屋受损。袁成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他打着电筒,在雨中穿梭,仔细排查各村寨组的道路、地质灾害点、山体滑坡点、山塘水库等重点区域。“做好抢险工作,必须保证群众安全!”袁成坚定地说。在灾后恢复工作中,他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道路清障、路面清淤、卫生清洁、抢修设施、安置群众等工作,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只为尽快恢复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因表现突出,他被三穗县雪洞镇人民政府授予2024年防汛救灾先进个人。
调解化纠纷,和谐绘乡村
“感谢袁警官的耐心调解,说得对,远亲不如近邻,因为一点小事争吵真是得不偿失……”一次的入户走访中,袁成发现村民吴某告和杨某成之间,因房屋修建和邻里占地问题发生纠纷,于是迅速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第一次调解不成,他多次上门,耐心劝导,分析利弊,最终成功化解了这起矛盾。
在驻村期间,袁成共调解了13起矛盾纠纷。他根据不同情况,因事施策,用真心、耐心和智慧,化解了村民之间的矛盾,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同时,他还是村里交通安全“宣传员”、惠农政策“讲解员”、消防宣传“安全员”。教学日,他在学校门口向家长和学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入户排查时,他为老人更换老旧电路;利用乡村大喇叭,他开展反诈防骗、防火防盗、禁毒拒毒等法治知识宣传,提升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产业谋发展,致富奔小康
刚到平关村时,袁成就发现这里地势陡峭、山林环绕,耕地面积少,产业发展滞后。他深知,发展产业是助农增收的关键。于是他奔走在田间地头,深入农家小院,与村民们交流探讨。在联系农技专家实地调研后,发现平关村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商品肉牛养殖和粽叶种植。
经过与村“两委”充分讨论,袁成结合村情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商品肉牛养殖和粽叶种植。为将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他多次带领村“两委”、群众代表外出考察学习,主动联系销售渠道,还邀请农业专家、种养殖大户开展技能培训。如今,商品肉牛养殖和粽叶种植已成为平关村的主导产业,带动村民就业600余人次,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从民生小事到产业发展,从关爱儿童到抢险救灾,袁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虽然现在我驻村结束了,但是我将持续关注和支持平关村的发展。”采访结束时,袁成眼神坚定地说道。
作者:黔东南公安编辑:李浩责任编辑:姚辉终审:夏季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