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看!这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变身为国家级绿色环保课堂 >> 正文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刘英)33米高的巨型垃圾存储仓内,“垃圾山”已填满一半空间,一只酷似“钢铁爪”的垃圾吊缓缓降下,轻松抓起近十吨重的生活垃圾,稳稳地送入近1000摄氏度的焚烧炉。
图为参观者正在观看垃圾吊操作过程。河北日报记者刘英摄
“哇!”隔着玻璃幕墙看到这一幕的市民们瞪大眼睛,发出一片惊叹声。
7月2日上午,二十几位当地市民兴致勃勃地来到固安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参加固安恩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教育基地举办的开放日活动。
“垃圾焚烧时,巨大的热能生成蒸汽,带动汽轮发电机组转化成电能,焚烧剩下的炉渣也可以制作成环保砖,成为建筑材料。”讲解员王文娟一边带大家参观,一边详细介绍。目前,固安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年可处理生活垃圾约43.8万吨,年发电约1.74亿度,将垃圾变废为宝。
“6月25日全国低碳日当天,我们基地获选‘全国绿色低碳教育基地’,是全省此次获选的唯一一家。”固安恩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星骄傲地说。
图为参观者正在中央控制室观看垃圾焚烧发电过程。河北日报记者刘英摄
一家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什么要建设绿色环保教育基地?
“其实,我们是要实现从‘邻避’到‘邻利’的突围。”王星说。
2019年固安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刚开工时,周边村民的疑虑仍刻在王星的记忆里:“常有老乡过来问‘臭气会不会飘到村里’。”
固安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有北程村、团亭村、石家务村等6个村街。建设过程中,周边村民虽然支持当地政府建设垃圾焚烧厂,但难免有一些人会担心离村子近,会产生环境污染等影响。
“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邻避效应’。而我们要把垃圾焚烧的所有端口放在阳光下运行,让附近公众对工厂的环境感到放心、住在周围感到舒心。”王星说,从规划初期,公司就着力将这里建设成为开放式的绿色环保教育基地。
行走在生产大楼二楼,参观者通过全封闭透明式参观走廊,可以直观感受垃圾运输、焚烧处理等操作过程。卸料大厅是最容易有恶臭气体产生又不便收集处理的区域,王文娟告诉大家,这里设置了植物液喷雾除臭设备,利用生物作用将恶臭气体分解,同时在大门处设空气幕,可隔断室内外空气流动,防止臭味外溢。
图为参观者正在参观走廊观看运行的汽轮发电机组。河北日报记者刘英摄
“我们还将可能产生恶臭污染的区域集中布置,便于除臭防臭。”王文娟介绍,公司还对散发恶臭气体的区域采用全密闭设计,利用智能负压系统控制排风,杜绝臭气外溢的同时还能将臭气集中统一处理。
“怪不得进入厂区后,一点臭味也闻不到,确实感觉很放心。”南义厚村村民张珺笑着说。
中央控制室的实时监控大屏幕内,垃圾焚烧炉正冒出熊熊火焰。“我们对烟气排放严格把控,建设了两级高效脱硝处置设施,将氮氧化物浓度小时均值稳定控制在50毫克/立方米以下,在排放标准和环保设施上均属国内先进水平。”王文娟介绍。
图为参观者正在展厅参观。河北日报记者刘英摄
公司还在大楼内建设了500平方米的多媒体展厅,设置了环保科普展区、环保产品展柜等多个区域,并利用“垃圾分类游戏”“互动投影”等互动项目,让公众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绿色低碳、循环再生概念的认识与实践。
2022年6月,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开放。他们每年都会多次邀请周边村民、学校师生等前来参观,通过透明化的运营、科普宣传的加强以及与居民群众的深度互动,成功突破“邻避效应”,转化为“邻利共赢”。
“刚才,我做的垃圾分类游戏全对啦!”参观完,前石家务小学学生鲁佳琪格外高兴,她告诉记者,这次自己学到了垃圾变废为宝的新知识,以后要更加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