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汽车网 >> 新闻中心 >> 省第二女子监狱:“和息”解法化“对立”为“对话” >> 正文
“和”力共治,“息”事无争。
近年来,省第二女子监狱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和息”服刑人员矛盾调解室,优选民警组建矛盾调解小组,灵活高效处置服刑人员中的各类矛盾和纠纷,在艺术疗愈、云端帮教、矛盾调解等柔性手段加持下,让数百名迷失灵魂在高墙内实现心灵救赎。
笔尖上的自我和解
当手铐“咔嗒”锁上的瞬间,叶某感觉自己被永远钉在了“罪人”的耻辱柱上。复杂的成长背景、淡漠的家庭关系,使得叶某不愿沟通、不善表达,她唯一与外界的交流,就是一支画笔、一个速写本。
“不想说,那我们就用画的!”民警鼓励她用画笔宣泄内心压力,并设立“彩虹信箱”,为像叶某这样的服刑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私密的空间来诉说心声。
三天后,“彩虹信箱”里出现叶某第一幅画作,叶某的心防在民警的柔情攻势下终于破开。
新春佳节时,叶某用手中的画笔为民警画出新年祝福——她还是不擅长交流,但却似乎与民警形成了独有的默契。如今的叶某已能坦然面对改造之路,正一步步洗刷过往的阴霾。
省第二女子监狱创新推出的“彩虹信箱”“心愿存折”等制度,让教育改造和自我重塑实现“双向奔赴”。以“心之源”为出发点,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结合绘画、戏剧、舞蹈、音乐等艺术疗愈方式,引导其积极从“心”改造,关注自我身心发展,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云端中的亲情和解
“别假惺惺的!反正没人管我!”面对民警关心的询问,王某却以咆哮应之,用满身尖刺保护着脆弱的自尊。
王某入狱以来,鲜少有亲情会见,每当同监舍其他服刑人员分享家庭趣事时,角落里的王某尽显落寞。民警知道,尽管王某表面上对家人毫不在意,但其内心深处极度渴望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原谅。
为了帮助王某走出困境,民警没有放弃任何一次机会——多次与王某的家属进行电话沟通,耐心地介绍她的改造情况,劝说他们给予王某谅解和支持。“那就见一面吧……”一场特别的云端视频亲情帮教活动为王某和她的家人搭建了一座桥梁,当看到屏幕上出现久违的亲人面孔时,王某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泪水夺眶而出,王某的眼泪也融化了家属心中的寒冰。
“服刑人员情绪异常→全面调查、评估和疏导→制定个性化帮教计划→化解家庭矛盾、消灭异常情绪”省第二女子监狱的“和息”家庭矛盾化解体系,结合实地走访、传递信件、电话沟通、云端帮教、家属进监等方式,架起服刑人员与家属之间心的桥梁,持续强化“感化、转化、挽救”教育成效。
对话中的与人和解
新入狱的冯某是监区新晋的“刺头”,性格火爆、爱发脾气是她在“改造小结会”上给自己的标签。
“是不是你向警官告的状?”冯某因违规违纪被扣分,心生不快,将矛盾直指同监舍魏某。面对“暴脾气”,监区民警没有选择简单惩戒,而是以“小事不出监区,矛盾就地化解”的枫桥智慧,开启了一场春风化雨的救赎行动。
民警一方面创新开展“改造小结会”,并特意安排曾经的“刺头”讲述相似的改造经历,当听到“我曾经觉得全世界都欠我,其实是自己画地为牢”时,冯某陷入沉思;另一方面,又将冯某带入“和息”矛盾调解室,耐心向她分析扣分原因,帮助她进行自我剖析。
又一次的“改造小结会”上,她突然哽咽:“从小没人教我好好说话......魏姐,当初是我犯浑!对不起!”冯某向被她抓伤的魏某深深鞠躬。
“吵大架不如开小会”,在省第二女子监狱,民警用“改造小结会”化解服刑人员之间大大小小的矛盾,营造了良好的改造氛围。
截至3月,省第二女子监狱通过“彩虹信箱”“心愿存折”“服刑人员改造小结会”“和息”矛盾调解室等创新做法,共解决矛盾205起,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疏导92人次、情绪疏导241人次,违规违纪率逐步下降。
“每个数字背后都是鲜活的人生。”监狱教育科负责人介绍。正如叶某在最新画作中描绘的那样——阴霾散去的天空下,一群女警手挽手筑成彩虹桥,桥的那端是向着阳光奔跑的身影,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高墙内开出了温情之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蒋孟娇
一审何永利
二审田洋
三审欧阳海南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WWW.QZQ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泉州汽车网、大泉州汽车网 版权所有